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小暑節氣的禁忌有哪些壹覽

小暑節氣的禁忌有哪些壹覽

“ 小暑 ”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壹節氣,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小暑節氣的禁忌有哪些,歡迎閱讀!

小暑節氣的禁忌有哪些

小暑最忌吹南風

“小暑南風, 大暑 旱”之說,意為小暑若是吹南風,則大暑時必定無雨。

在江南,故農諺說“小暑雷,黃梅回;倒黃梅,十八天”。江蘇有小暑日忌西南風的說法,農諺“小暑西南風,三車勿動”,三車是指油車、軋花車、碾米的風車,意思是小暑前後,西南風和東南風的交匯機會多,主年景不好,農作物歉收,風車、軋車、油車都不動了。

小暑忌諱坐木頭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裏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幹的,可是經太陽壹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壹定要註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小暑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年男性中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癥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成原因不明的發熱。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註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小暑忌空腹 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癥。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老年人不宜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前人在長期鍛煉過程中 總結 出來的 經驗 。在嚴寒天氣下鍛煉,能增加肌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在酷熱天氣下鍛煉,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使得肌體能更好地適應炎熱的自然氣候。但對老年人來說,壹味強調“夏練三伏”,則就不太適宜了。

老年人臟器功能減退,體內的水分比年輕人少15%左右,因此抗熱能力較差,在高溫天氣下很容易發生中暑。此外,老年人在炎熱天氣下鍛煉後,還容易誘發腦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癥。所以,老年人是不宜在三伏天進行鍛煉的。

當夏季氣溫在30℃~33℃時,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最好選擇早晨進行鍛煉,時間以半小時以內為宜。當最高氣溫高於35℃時,老年人應停止壹切活動,並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身邊還要存放壹些常規的防暑藥品,如仁丹、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

小暑吃什麽食物好

1、黃瓜+煮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2、吃三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壹定要註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3、食新(食辛)

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壹種民俗活動。客家人,即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小暑過後嘗新米,客家人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壹個辛日。壹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4、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裏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5、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7、吃蓮藕

每逢小節氣,暑民間有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有清熱涼血作用,可用來治療熱性病癥。

小暑節氣有多熱

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到了大暑才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

小暑時節,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

我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民間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意思是說,小暑時,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古人認為,小暑就是小熱的意思,到了農歷六月中旬的大暑節氣,天氣才會大熱。不過,實際上的情況並非如此。

其實小暑大暑都是制造高溫的高手,關於小暑的天氣炎熱程度,民間有句 順口溜 特別契合——“小暑,小暑,小心中暑;天熱,天熱,天天都熱。”

所以說小暑不是“小熱”,而是“很熱”,而且“天天都很熱”,高溫來得迅猛,炎熱持續的時間也很長。

小暑節氣的禁忌有哪些壹覽相關 文章 :

★ 小暑節氣的禁忌及註意事項

★ 2021小暑節氣的習俗與禁忌

★ 小暑節氣的傳統習俗介紹大全

★ 小暑節氣的禁忌及民間傳說

★ 小暑節氣的簡介及風俗

★ 小暑的養生知識及禁忌

★ 小暑節氣養生六大禁忌

★ 小暑時節的註意事項介紹

★ 關於小暑節氣民間農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