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全國壹等獎的對聯
獲全國壹等獎的對聯,對聯又稱為楹聯,是壹種源遠流長,雅俗***賞的應用文體。在生活中對聯的應用是很廣泛的,經常會舉辦壹些寫對聯的比賽,下面分享獲全國壹等獎的對聯。
獲全國壹等獎的對聯11、長沙市楹聯家協會“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主題楹聯大賽壹等獎
赤幟入青雲,挾三千年楚地精神,迎風卷起湘江浪;
蒼生揮玉筆,步十九大詩篇韻律,蘸夢皴開嶽麓春。
2、西安“經緯絲路杯”創新創業測繪楹聯大賽壹等獎
天眼透層霄,拉近時空,壹河星月披肩上
地球收尺幅,抻開經緯,萬裏山川縮掌中
3、山東“走進大泰山·品味大津口”全國詩詞楹聯大賽壹等獎
津口訴滄桑,歷三千載草色枯榮,風雨難湮王者道;
泰山擔日月,看十八盤雲濤起伏,峰巒遙接古鄉春。
4、寨崗鎮文化廣場舞臺楹聯征集壹等獎
舞步響雲端,引出千年瑤寨月
歌聲飛畫裏,喚醒壹軸客家春
5、三門峽白天鵝杯楹聯大賽壹等獎
似雪浮來成壹景,自有夢之期,春之盼
如雲飄至過三門,焉無行者範,舞者風
6、邯鄲成安縣“文明地稅廉潔地稅”楹聯大賽壹等獎
成於壹點壹滴,漸固政之基,國之本;
安可十全十美,唯求公者念,法者思。
7、四川省遂寧中學2017年春聯壹等獎
紫燕將好夢銜來,披上鬥城,喜千載黌宮,文風時約春風至
金雞把朝陽喚醒,映紅壯誌,傾壹腔熱血,涪水何輸泗水長
8、開江第三屆荷花節楹聯大賽壹等獎
不待弦音,風中舞出霓裳曲
何須夢筆,雨後凝成水墨圖
9、北京讓古籍活起來楹聯征集壹等獎
把典籍翻開,思接千年,同古人語
將文明托起,智承壹脈,助好夢圓
10、邯鄲武禹襄故居楹聯大賽壹等獎
十三式流水行雲,蕩浩氣於乾坤,神功輝映邯鄲月
二百年舒枝展葉,拓武門之根脈,大木扶搖太極城
11、中國棉文化博物館開館壹周年有獎征聯壹等獎(棉花館)
八月花鋪千裏雪
壹生情寄萬家衣
12、中國棉文化博物館開館壹周年有獎征聯壹等獎(棉紡館)
難忘百代經綸手
恍聽千廬機杼聲
13、丙申(2016)年“文明三門峽”全國春聯大賽壹等獎
任性春風,把大河抹綠
含情梅朵,將國夢映紅
14、第四屆中青詩聯網大學生春聯壹等獎
沐春桃李綻華夏
帶夢鯤鵬擊海天
15、豐臺紀念全民抗戰80周年楹聯大賽壹等獎
三千裏狼煙驟起,問七尺男兒,豈容城上升倭幟;
八十年獅目圓睜,借壹輪月色,恍在橋頭數彈痕。
獲全國壹等獎的對聯21、上聯:歲月無情風刻意;下聯:紅塵有愛墨留心。
2、上聯:從此葬花成故事;下聯:何來謊話變真傳。
3、上聯:壹簾幽夢鶯啼亂;下聯:滿耳笙歌燕奏齊。
4、上聯:三弄梅花香繞指;下聯:千拂翠柳夢顰眉。
5、上聯:霧裏看花別笑我;下聯:山中論劍勿說人。
6、上聯:平湖秋月壹輪冷;下聯:銀浪碧濤萬舸歡。
7、上聯:難忘今宵難忘妳;下聯:苦思舊日苦思君。
8、上聯:閱卷清風能識字;下聯:思情明月也讀書。
9、上聯:月棲水裏問魚好;下聯:雨躲雲中笑日癡。
10、上聯:唯有讀書窗下筆;下聯:尤其墨畫案中詞。
11、上聯:春花不曉秋霜冷;下聯:夏雨難言日冕輕。
12、上聯:清風戀月水生氣;下聯:小鳥依人風暖心。
13、上聯:煙縈碧嶺風勤入;下聯:霧漫重山日懶起。
14、上聯:風霜幾度催人老;下聯:雪雨千重伴客歸。
15、上聯:飛花點水因風過;下聯:漫草搖姿為露來。
16、上聯:暮鴉孤影穿秋色;下聯:春燕多情畫晚霞。
17、上聯:瀟湘秋色辭孤雁;下聯:瀚海雲濤送遠帆。
18、上聯:月隨舟影聽漁唱;下聯:星助燭光解客思。
19、上聯:月破紗窗尋墨客;下聯:風遊曲徑戲嬌娃。
20、上聯:繞堤新柳三分綠;下聯:倚岫靜塘壹抹紅。
獲全國壹等獎的對聯3對聯,也稱“楹聯”,“對子”,是壹種由字數相同的兩句話組成的對仗工整,韻律協調,語義完整的文學形式。它發源於我國古詩的對偶句,始創於五代時期,盛於明清,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了。對聯的形式工整,平仄協調的特點是壹字壹音,音形義統壹的漢字特色的體現,所以,對聯是漢語語言特有的文學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在我國民間,對聯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過年時家門上貼春聯,商店開業時門上掛對聯,以及娛樂時的對對聯遊戲。
對聯的長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壹兩個字;長的則可達幾百個字。懸掛的時候通常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
對聯的特點
對聯既要用詩壹般精練的'語言表達完整統壹的語義,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優美和諧的韻律來體現。形式工整和韻律優美是對聯最突出的特點。具體來講,壹副好的對聯應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壹、 字數相等。這是對聯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聯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斷句壹致,詞性相對。即上聯的壹個字對應下聯的壹個字,上聯的壹個詞對應下聯的壹個詞,上聯的壹個短語對應下聯的壹個短語。同時對應位置上的字詞應具有相同的詞性。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等等。
三、 語義相關。上下聯所表達的含義要相互關聯,上下聯內容合起來表達壹個完整的語義。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聯的最後壹個字用仄聲,下聯的最後壹個字用平聲。除此以外,上下聯對應位置上的字要盡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對聯讀起來抑揚頓挫,優美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