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水書傳承民族靈魂 翰墨神奇書法名家

水書傳承民族靈魂 翰墨神奇書法名家

? 張兆錸先生現任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書畫工作委員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濟南市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濟南市歷城區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老年書畫研究會終身會員,中國大民書畫院藝術顧問,曲阜鴻儒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已經進入古稀之年的張兆錸先生誌願為傳承中華遠古非遺文化的發展鋪壹層傳承的底色。嵩山少林寺第三十壹代弟子德昭大師曾評價張兆錸先生的書法"直指人心,明心見性,靜養自性",藝術家的感染力是其作品和人格中傳遞出來的靜氣。張兆錸先生水書的自性,乃是自然之性與自我之性的***生體。在化境中認識生活,以客體自然之魂為本,求人道合壹。水書濃縮家國情懷 非遺傳承和諧社會。

水書傳承民族靈魂 ?翰墨神奇書法名家

水書專家陸春賞析張兆錸先生書法

? 水書專家陸春,水族,水書第三代傳承人,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人。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黔南優秀科教人才,黔南州水書專家,2006年考入三都水族自治縣民研所從事水書翻譯研究任副譯審職務。迄今翻譯水書4000多萬字,出版了譯註《秘籍卷》《九星卷》《九噴卷》《起造卷》《貪巨卷》《降善卷》《春寅卷》《正七備要》,編著《水書常用詞註解》;合作翻譯《揭秘水書—水書先生訪談錄》《壬辰卷》《八貪卷》和合作編寫《水書先生傳承人名錄》《水語調查研究》《水漢雙語課本》等,完成省民宗委古籍辦課題《水書春寅卷解讀》。在國內等報刊發表40多篇文章,主持水書習俗活動,為傳承水族文化作出貢獻。

紙上化石——水書是水族古文字、水族書籍的漢譯通稱,是水族信仰文化、民間知識雜糅的綜合典籍。早在1860年(鹹豐十年),西南大儒,貴州獨山人莫友芝先生就在《紅崖古刻歌》中指出水族古文字“初本皆從竹簡過錄”,“雲自三代(指夏商周),核其字畫,疑斯篆前最簡古文”。水書濫觴於夏商文化國的睢水流域,輾轉於百越族群之地,遺存在黔掛交界都柳江、龍江上遊地帶的水家山鄉,其穿越了數千年漫長的歷史時空,依舊鮮活地存活在水族民俗之中,顯得特別珍貴。因此,水書被譽為水族的《易經》、《百科全書》、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由有形的外在形式——即水族古文字,以及用這種古文字著編的原始信仰、民間知識雜糅的手抄本;水書無形的內在形式——即水文字無法記載的,水書文本之外的,保留在水書先生頭腦中靠口傳心授的大量內容,以及與水書緊密相連的諸多活態的民俗事象。水書涉獵的主要內容有:狩獵、農耕、歷象、婚嫁、起造、命相、出行、進攻占領、抵擋防衛等諸多方面。僅就水族傳統歷法而言,其采用的是典型的稻作物候歷,成書水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釋“年”:谷熟也。谷熟慶典曰過年。甲骨文、全文“年”作谷穗成熟下垂之象形。然而“年”之本義,在現代漢語中早已湮滅消失,漢族過年的時令不是谷熟時節。但水書中記載的水歷、以及水族依據水歷安排的水族端節(水族“年節”),卻準確地詮釋了“年”的本義。水書有獨特的文字符號體系;水書是水族民間知識綜合紀錄的反映,涉及天文歷法、原始信仰、倫理道德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水書具有實用的操作性,廣泛運用於民間婚喪嫁娶,生產生活趨吉避兇等諸多方面,對水族社會影響深遠。水書奇特的文字符號和記憶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民間傳承的神秘性,反映了水族水化創造力的傑出價值和特別價值。

? 張兆錸先生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和創新,張兆錸先生的書法作品法度嚴峻、氣勢磅礴,具有端莊之美,陽剛之美,雕塑之美,詩歌之美,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大氣厚重,結構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渾厚,挺拔開闊雄勁。結體謹嚴,清麗俊秀,運筆布局充滿古拙之趣。既以卓越的靈性系之,境界自然瑰麗;又以堅強的魂魄鑄之,境界自然雄健;再以其豐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闊大莊偉.水文書法是心跡,也是時代精神氣象的載體。

? 而今的張兆錸先生經過六十多年的人生歷練與藝術耕耘,祈願在未來的歲月裏,能繼續懷著壹顆感恩之心,以書法的形式為民族藝術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壹點力所能及的事。奉獻出令人悅目的作品,我也期待著名書法家張兆錸先生的水書像壹把金鑰匙開啟水族人民代代相傳的文化寶庫。在水書書法開創出自己的壹片藝術天空,卓爾不凡,獨領風騷,傳播四海,弘揚五洲,功成名就,德藝雙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