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因為漢字確實是人類的必需品,它音形意俱全,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工整靈動的漢字,特別適合表達壹些神秘的詩意,是拼音文字永遠無法替代的。(意思沒錯)
3.由於漢字獨特的表達功能,決定和鑄造了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和表達方式。
1它存在時間最長。中國多少年的文明,漢字是精華!
漢字的形式太多了,漢字是世界上唯壹包含象形、說明、理解等因素的文字。
漢字短小精悍。同樣意思的表達肯定比拼音文字短。
漢字性格溫和,大概和中華民族整體的儒家性格有關。
因為大家都是中國人。
“不該”是從漢字的功能方面來說的。實踐證明,漢字本身就是高級文字。比如在電腦輸入方面,以前認為只有西文可以用電腦輸入。漢字已經不能滿足電腦時代的需要,是落後的文字,應該廢除。但是自從中國人發明了五筆字型之後,各種各樣的漢字輸入法就出現了,現在已經形成了“千碼壹面”的局面,漢字輸入甚至比西文輸入更快更方便。現在證明,漢字比西文更容易記憶,信息量更大。正因為有這些優點,漢字才是先進的文字,那麽為什麽要廢除先進的東西呢?
“不可能”是從漢字的歷史方面來說的。漢字與中國文化壹脈相承,歷史的子集用漢字記錄。很難想象,中國人翻譯古籍就像在讀外語壹樣,會是什麽樣子。有什麽文化底蘊?可以說,漢字已經深深地印入了中國人的基因。如果沒有漢字這樣壹種統壹的文字,也許中國不會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壹壹個歷經數千年仍保持統壹的國家。漢字也使書法和篆刻成為中國文化的壹部分。
漢字當然有缺點,所以有人提出廢除漢字,但最後還是失敗了。他們只是通過漢語拼音的方案來彌補這些不足。這恰恰說明了文化傳承的力量!不能輕易廢除。也從反面印證了“不應該也不可能”這句話。
以上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如果這句話出自壹篇文章,也許“不應該也不能”這句話已經在上下文中解釋和回答過了,所以最好聯系全文來解釋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