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章仁彪的抄襲風波

章仁彪的抄襲風波

抄襲馮契學說精華——壹個莫須有的指控

馮契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哲學家,其學說獨創性主要體現在以“轉識成智”為核心的“智慧說”上,已為當代學術界所公認。華東師範大學楊國榮教授指出,“以智慧的探索為中心”,馮契“為當代中國哲學留下了壹個創造性的體系”。(2000年月12月5日《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院方克立教授認為,“馮契先生的智慧學說,力圖解決知識如何發展成為智慧,如何實現真、善、美統壹的理想,如何實現人的本質力量全面發展等問題。” 武漢大學蕭*父教授有個精致的概括:“他壹生的哲學沈思,圍繞著知識和智慧的關系問題展開,在他的晚年,創造性地提出了‘智慧說’的思想體系。”安徽師範大學臧宏教授以為,馮契創立了“以‘轉識成智’為主要內容的‘智慧說’體系。”(以上均見於2005年10月27日《社會科學報》)同濟大學博導章仁彪把它攬到自己的的名下,構成了貨真價實的剽竊。這見於章仁彪兩篇文章:《“轉識成智”培養創新人才》(2003年12月15日《同濟報》)、《以職為誌,轉識成智,由技進道》(2003年第6期《復旦教育論壇》)。

在前壹篇文章中,章仁彪說:“怎樣把‘以知識為導向的教育’轉化壹種‘以創造為導向的教育’?我稱之為——‘轉識成智’。”接著說:“知識是否是智慧呢?我以為也是有區別的,即知識還不等於智慧。”“值此‘信息爆炸’、科研課題更新周期不斷縮短之際,教育如何化理論為方法、化知識為能力,關鍵就在於如何更好地開發人的潛能與智慧,‘轉識成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在後壹篇文章中章仁彪以“轉識成智”為小標題,在論述中他說:“知識不等於智慧,任何教育都離不開知識的傳授,但教育要旨在於‘轉識成智’,即把壹種有限的、適用於特殊領域的知識,轉化為壹種具有普適性的智慧……教育所要做的正是這種‘轉識成智’的努力。”

且看馮契先生是如何說的:“我借用‘轉識成智’這壹傳統哲學術語來表示由知識到智慧的轉化”,“認為認識過程中有知識到智慧的轉化。”(《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馮契文集》第壹卷,第411—412頁)馮契先生對“轉識成智”作了揚棄,不註重其佛教這人生解脫的本義,給予了全新的認識論上的新義。這壹創造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在對知識與智慧作了具體的界說後,又論述了如何由知識經驗這壹特殊領域,經過理性直覺的飛躍,進到無條件的超名言的領域。(同上書,第412—425頁)

顯然,章仁彪的話是從馮契先生的論述中抄襲來的。馮契先生化了半個世紀的努力,得出來的“轉識成智”,被章仁彪筆鋒輕輕壹轉,變成了“我稱之為”。這不是剽竊還能是什麽呢?還有確實的證據,章文中所說的“化理論為方法”,這壹觀點是馮契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來的。馮契先生對《邏輯思維的辯證法》壹書有個概括:“主旨在講化理論為方法,說明認識的辯證法是如何通過邏輯思維的範疇,轉化為方法論的壹般原理。”(同上書,第50頁)章仁彪不作任何註明。

不僅在文章中行抄襲之事,章仁彪在他擔任文法學院院長期間,多次在同濟大學講座、講演與研究生入學歡迎會上,宣揚自己的那套“轉識成智”的所謂“。此後他在上海、珠海、海南等大肆宣揚他那番“創見”:

2004年4 月,在第六屆上海市家庭教育宣傳周有“轉識成智――談現代聰明學”的講演。

2006年12月8日,在華南熱帶農業大學作《轉識成智,化性為德,創新人才培養何以可能?》的講演。

2007年12 月8日,作《轉識成智,化性為德》的講演。

2008年1月7 日,在華東理工大學作《轉識成智,化性為德》的講演。

以上四次,僅是從網上查出的,這位被譽為“旁征博引”的“教育哲學家”,其看家本領固然是從從馮契先生的“智慧論”那裏剽竊而來的,早在2003年底,從華師大畢業、在同濟工作的青年教師壹言道破“天機”:“馮契先生的見解,怎麽壹下子成了他的東西。”

當前學術界研究馮契“智慧說”的學術論文,已達百余篇之多,目前已有以“智慧說”為內容的學術專著。這壹學就有著向其它領域漫延的趨勢。如上海大學陳新漢教授把“智慧說”應用於教學領域,華東師範大學李誌林教授則應用於金融領域等等。他們應用時,均是註明系馮契的觀點。

章仁彪抄襲的是馮契先生的學術宗旨,不是壹般意義上的觀點。這種抄襲大膽至極,在學術界早已認同的前提下,把“轉識成智”作為自己文章的標題,並在全國各地宣揚。

至於章仁彪經常用的“由技進道”的觀點,也是抄襲自馮契先生的。

章仁彪說:“職業教育重技能培訓,但只有轉技為藝,進而由技進道。”他引用的材料是《莊子》中“皰丁解牛”的寓言,講“皰丁解牛” 的過程,“成為壹種化技為藝、由技進道,集真善美為壹體的詩意創作和生存之道。”(見《以職為誌,轉識成智,由技進道》壹文)

馮契先生在《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壹書中,用“皰丁解牛”的材料,得出了二點結論:“第壹,哲學思想體現於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之中,成了詩的意境。第二,莊子在這裏並不否定人為,而是要求由人為到自然,由‘技’進於‘道’。”(《馮契文集》第四卷,第232頁)

從材料到觀點如此相仿,只能證實壹條,章仁彪那些關於現代教育理念、培養創新人才的主張,全是抄襲是馮契先生的。理由很簡單,章仁彪沒有發表過關於佛教與莊子的學術論文。

(知識不等於智慧,要把知識變為智慧,這在教育上是個常識。馮先生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常識,並藉此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但是,是否需要提及壹個教育常識時還要言必稱馮契先生?我估計馮先生也沒有把壹個常識性觀點擁為己有的初衷。更何況,“理由很簡單,章仁彪沒有發表過關於佛教與莊子的學術論文”的理由太荒謬,沒有發表過關於佛教與莊子的學術論文,就不能引用佛教與莊子的觀點,照此標準,推而廣之,估計90%以上的學者都有抄襲之嫌。)

回應

見了揭露文章以後,同濟大學博導章仁彪在2009年5月26日博客作了個說明。內有“有關學術問題,事關學術氛圍,特重發被指‘抄襲’的論文於此,相信讀者自會作出自己的的判斷”等語,對此作三點剖析。

剖析

壹、“貍貓換太子”——亂扣帽子的文革遺風

章仁彪重發的論文,題目是《“轉識成智”:創新人才的培養何以可能?》,系為壹次論壇上所作的演講,且不註明時間。我們說的論文,是《同濟報》(已公開發行)2003年12月15日上的《“轉識成智”培養創新人才》。題目相似,我們兩相對照以後,發覺闡述內容大不相同。壹般地說,壹個人對自己的發表過的文章是不會健忘的。京劇有壹出戲叫《貍貓換太子》,用在這裏最恰當的了。其實搞抄襲的人的本性,總是不誠實的。

(兄弟,妳自己也說得清清楚楚,同濟報是校內新聞刊物,不是學術刊物,而另壹篇是壹次論壇上所作的演講,內容相似本就不沖突。壹個學者在校內新聞刊物上簡要介紹自己的觀點,有何不可,有必要扣帽子嗎?)

二、為何說抄襲——蒼白的論證

章仁彪重發的論文中有壹句話:“我的演講題目是‘轉識成智’,源自佛學。”講了此話後,話鋒壹轉,引了壹些西方學者的話,不再講佛學了。現在只得對章仁彪做些學術上的啟蒙了,下面從本義、歷史流傳與馮契的創意來說。1、“轉識成智”的本義為壹種成佛的理論,。唯識宗認為,通過特定的修行,領悟到佛教的真諦,有漏(有煩惱)的八識就可轉化為無漏(擺脫煩惱)的八識,從而得到四種智慧。有漏界為染汙,無漏界為純凈,必須舍染歸凈,方可贏得人生的解脫。唯識宗以為,由染到凈是成佛的前提。2、到近代始有熊十力從本體論上發揮“轉識成智”。唯識宗是由唐代高僧玄奘(《西遊記》中唐僧原型),到天竺取經後傳到中國的。因內容過於繁復而不流行,中晚唐後以“自心是佛”、“頓悟成佛”、“無念為宗”為宗旨的禪宗,風靡神州大地。到了近代唯識宗得以復興,楊文會、歐陽竟無等佛學大師加以研究,並引起世人的關註。現代新儒學大師熊十力,構建了“新唯識論”體系,但終其壹生只完成了“境論”(本體論),而未寫出“量論”(認識論)。3、馮契“轉識成智”的認識論新義。馮契借用“轉識成智”的概念,認為“智慧說”研究的是,“在實踐基礎之上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的交互作用中如何轉識成智,獲得關於性與天道的認識。”(《馮契文集》第壹卷,第42頁)馮契把“智慧說”界定為廣義的認識論,認為人的認識活動,是“從無知到知和由知識到智慧的辯證發展過程。”(同上,第418頁)他把“智慧說”展開為三部著作,***70多萬字,並以兩部100多萬的中國哲學史的著作,作為“智慧說”的思想來源和理論準備及歷史展開。(見中央黨校許全興教授《讀馮契的“智慧說”》壹文,刊於《馮契哲學思想研究》第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馮契“智慧說”賦予了“轉識成智”以認識論的新義,為前無古人的獨創。

(哥們,妳啰啰嗦嗦壹大堆,意思要說“轉識成智”就必須先提馮先生。可“轉識成智”壹說壹不是馮先生首創,二來即使是馮先生首倡,難帶就由不得別人說了?這種胡亂戴帽子的行為實在是文革遺風!南大胡福明先生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後為小平同誌所用,也沒見學界規定提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言必稱胡福明先生。照此標準,“轉識成智”為佛教唯識宗理論,也早年為熊十力、賈題韜先生所倡,能不能說馮先生抄襲了佛教和熊、賈二位先生的觀點?我估計,馮先生也會為妳這樣的徒子徒孫感到害臊的!!!)

三、抄襲無疑義乎——把祖師爺供上神壇究竟有何目的

在馮契“智慧說”未問世前,“轉識成智”是極為冷僻的。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版的《哲學大辭典》,不收此條目。“智慧說”面世後,“轉識成智”從佛學專門術語,成為學術界頻繁使用的概念。從時間上說,上世紀只是少數學者在使用,自本世紀起始為頻繁見諸於報刊中。本世紀以來學術界有個***識,凡是從認識論新義講“轉識成智”,即從知識到智慧飛躍的,都是註明出自馮契“智慧說”的。上海大學陳新漢教授、筆名忠言的華東師大教授李誌林,分別將它用於教育領域與金融投資活動中,他們均標明源自馮契“智慧說”的。章仁彪把它應用於人才創新,也未妨不可,但為什麽不講明是來自馮契呢?而狂妄自大的說“我稱之為”。這不是典型的抄襲又是什麽呢?如章仁彪拿得出壹篇時間早於馮契的論述“轉識成智”的佛學文章,那麽就無抄襲之嫌疑了。章仁彪在各地大講所謂“自創”的“轉識成智”,為什麽在2006年華東師大的壹次演講中,又提及了馮契“智慧說”了呢?馮契在華東師大工作了四十多年,且該校有著幾代馮門弟子。其中原委不言自明。

我們只是依據事實,講明學理,沒有似他博客上說的“惡意誹謗”。從章仁彪玩弄重發論文的伎倆來看,卻是在蓄意搗漿糊。讀者只要根據我們所列線索,從書本和網上查壹下就能明白真相了。

(所謂“智慧說”面世後,“轉識成智”從佛學專門術語,成為學術界頻繁使用的概念。我估計熊十力先生會噴妳壹大口口水,馮契先生也未必敢認同。)

(所謂本世紀以來學術界有個***識,凡是從認識論新義講“轉識成智”,即從知識到智慧飛躍的,都是註明出自馮契“智慧說”的。這大概是馮門弟子的***識,更是徹頭徹尾的學霸行為。按照妳們的論斷,我搞壹個“空氣說”,妳們以後提到空氣時就必須提及我,最後呼吸空氣時是不是還要征得我的同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