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清貧思想》這本書。雖然貧窮是個貶義詞,但清貧二字在傳統東方文化中的地位則顯得頗為微妙。自古以來,東方文明中就有“安貧樂道”的說法。所以,就“清貧”二字來說,不僅不是個貶義詞,反而在“君子風骨”的加持下散發著褒義的光環。本書的主旨意在宣揚人們要有惜物愛物,不浪費,不占有的思想。書中對壹本日文古籍《徒然草》大為推崇,並引述了其中的譬喻,形容人生如無常的潮汐,不可知,未可想。既然人的生命在自然的巨力之下顯得如此渺小脆弱,我們活在世上,又怎能放縱自己為物所累呢?那究竟什麽才是人生的正途?我們應該以何種哲學來指導日常生活?作者在書中幾次引用了《徒然草》中的佳句:“存命之喜,日日況味”作為回答。意即常念能活在世上的欣喜,拼命努力地感受每壹天的美好。
而《妳能不能不工作》這本書,光是看到題目,估計就能令95%以上的打工者怦然心動了。根據書中所錄,作者曾是壹名工程師,因此本書的格調也堪稱文風請奇,遣詞通透:“想攢夠錢再退休?小心還沒退休就猝死!”“欲求無度買買買?小心物質的包袱壓到妳永無翻身之日!”書中的觀點可囊括為:摒棄打工思想,開發自身創造力,量入為出,從而實現經濟適用版財務自由,提前退休享受美好的生活。甚至在並沒有財務自由的情況下妳也可以大膽地辭掉工作,休息壹年或更長的時間來好好享受生活,規劃下壹步人生。
兩本書做壹下比較,前壹本像是稍顯艱澀的哲學小品,而後壹本則是飽含幽默的現世雞湯。但透過貌似南轅北轍的文章風格,兩者的主旨卻有著相當的關聯性。首先,這兩書都強調了人生的無常,其次,二者對於當今泛濫成災的商業文化,都有著相當清醒的認識。前者認為,在已能吃飽穿暖,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後,仍然想囤積更多的錢財是足以可恥的;而後者力主“買買買”的沖動不過是我們中了“消費主義”甜蜜的圈套。
兩本書都值得推薦,足以令深陷在物欲與成功學編織的羅網中不可自拔的現代人夢醒。
—— ?dixining於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