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盡道隋亡為此河,中的“河”是指哪壹條河關於歷史

盡道隋亡為此河,中的“河”是指哪壹條河關於歷史

“盡道隋亡為此河”中的“河”是指:通濟渠——是大運河主幹中的壹段。

1、“盡道隋亡為此河”出自唐代文學家皮日休的《汴河懷古二首》,汴河,亦即通濟渠。隋煬帝時,發河南淮北諸郡民眾,開掘了名為通濟渠的大運河。自洛陽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黃河,經黃河入汴水,通濟渠,始建於隋朝,為區分“古汴渠(汳水)”,隋朝之後又稱其為“汴河”,是隋唐大運河的首期工程。

2、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從公元605年開始挖掘,以不到六年便完成了,全長兩千多公裏。而通濟渠,更是連接黃河文明與淮河文明的壹段大動脈。當時,通濟渠兩岸的城鎮商業繁榮、店鋪林立。當時的宋州,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大都市,至北宋時,因其繁榮與興盛而被建為南京。

3、隋煬帝開大運河的動機,不外乎滿足壹己的淫樂,大量耗費民脂民膏,成為他最著的暴行,隋煬帝為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煬帝遊江都時,率領諸王、百官、後妃、宮女等壹、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余裏,所經州縣,五百裏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的情況十分嚴重。

4、唐詩中有不少作品都指稱隋亡於修建大運河,大運河固然有利於後世,但隋煬帝的暴行還是暴行,當年運河竣工後,隋煬帝率眾二十萬出遊,自己乘坐高達四層的“龍舟”,還有高三層、稱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雜船無數。船只相銜長達三百余裏,僅挽大船的人幾近萬數,均著彩服,水陸照耀,其奢侈糜費實為史所罕聞。

擴展資料:

《汴河懷古二首》是唐代文學家皮日休的組詩作品,描述了隋煬帝遊覽揚州的豪華船隊以及大運河的地理環境,隱含了隋煬帝被部將所殺的歷史事實以及對唐王朝的警示,皮日休對隋煬帝的批斥是十分明顯的,在詩中批判隋煬帝的同時,也不抹殺隋朝大運河在客觀上所起的積極作用。

《汴河懷古二首》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壹千余裏地無山。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禹論功不較多。

釋義:

成千上萬的彩船行駛在運河兩岸的翠柳中間,但這支船隊載到揚州後再也沒有回還。

應該是上天教人們開通汴河,這裏壹千余裏的地面上看不到壹座山巒。

都說隋朝亡國是因為這條河,但是到現在它還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暢通無阻。

如果不是修龍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煬帝的功績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通濟渠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隋煬帝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汴河懷古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