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的壹壹張天師的來歷
五鬥米道創立者張陵及其後代世襲嗣教者的通稱。漢末張陵創教,自稱太上老君降命為天師,故世稱張天師,其教亦稱天師道。置二十四治(即教區),其中陽平治為各治之首,類似中央教區,制“陽平治都功印”,連同“三五斬邪雌雄劍”和經箓,為象征天師掌教權威之法器,規定“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陵傳子衡,稱嗣師;衡傳子魯,稱系師。傳說第四代孫張盛由漢中(今屬陜西),徙居江西龍虎山,世代相傳,子孫嗣教者均稱天師,而尊張陵為第壹代天師。天師起源 元朝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在《制》文中稱張宗演為“嗣漢三十六代天師”。此前的天師稱號則壹直是張道陵子孫自稱,以及民間的稱呼,從未被官方正式承認過。從此時開始,張天師開始總領江南道教,並在元朝中後期,各種符箓道派都集合在周圍,形成正壹道。 嗣漢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教主,於民國三十八年夏,率長子允賢、侍從邱建忠離開上清鄉嗣漢天師府,經廣東韶關,此時收留由江西吉安逃來之龔行健(正名幹升是龔群的叔叔),再經廣州、澳門、香港等地,翌年春申請獲準來臺定居宏教。 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的長子允賢於民國四十三年病故,而六十三代天師於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羽化,乃傳堂侄源先為六十四代天師。 張天師生平 張天師漢天師,字輔漢,沛國豐(江蘇省豐縣人),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沛國豐縣盤冢村(今江蘇豐縣宋樓鎮費樓村)。其為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江蘇豐縣人)之八世孫,史書又稱其名為張陵。他七歲時即能誦《道德經》,並能達其要旨。長成後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繪其形像為: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他生性好學,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皆極其妙;諸子百家,三墳五典,所覽無遺。。先為往來吳越之地的壹人大儒,從其學者有千余之眾。 江蘇豐縣至今有張老漢巧占天門穴、藥盒子等神話傳說。張道陵父親張剛,為壹鄉間賣香油農夫。當地壹家大地主請了壹風水先生為其先人看墳地,風水先生為其選了壹絕好陰穴,言:此為天門穴,埋此必出神人,子子孫孫無窮盡。張老漢壹日賣油回來,適逢大地主發喪埋葬先人,他路過挖好的墳地時突然狂風大作,大雨如註,誤打誤撞跌入挖好的墳坑中,大雨將泥土沖入墳坑將其埋葬,大雨接連下了數天。天晴後,由於大水緣故,大地主埋葬先人卻找不到墳坑,只好另擇吉地埋葬先人。宋樓鎮費樓村東北裏許,張陵祖父張綱的墓基猶存,比周圍的地面高出丈許,據當地老百姓講,雖大旱之年,卻濕潤不減,被奉為風水寶地。在張陵故居西北隅,就是北周天和觀遺址。該遺址上曾出土天和年玉造像壹尊,文革中被砸碎。根據明代縣誌記載,豐縣歷史上有名的道觀有8座,天和觀是創建時代較早的道觀之壹。唐、宋時期是天師府的護家道觀,倍受歷代皇家的器重和保護,是道徒祀奉師祖和傳教布道的活動道場,元代淤於黃泛。以天和觀為中心,周圍的廟宇道觀林立,徐州市文物部門調查統計,方圓幾裏之地,竟有三十余座,彈丸小地,廟宇密集程度實屬罕見。 張天師永平二年赴“直言極諫科”而中之,漢明帝時拜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慶),不久退隱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陽附近),修持煉形合氣,辟谷少寢長生之道。建初五年詔舉賢良方正不起,復征為博士,封冀縣侯,三詔不就。後入吳,又愛蜀中溪嶺深秀,遂入蜀隱於鶴鳴山,修神丹符咒之術。 張道陵有弟子王長、趙升隨其習黃老之道,助煉龍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還童,且去遊而參訪仙源。 壹日,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中峰石室內,藏有《三皇秘典》、《黃帝九鼎丹書》,得而修之,可以升天!”於是張道陵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經道書,遂赴雲錦山(即龍虎山),精思修煉,而得分形散影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