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霖 。
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名狀元,所謂“第壹人中最後人”。劉春霖善書法,尤以小楷為著。小楷筆力清秀剛勁,深得世人推崇。時有“大楷學顏(顏真卿),小楷學劉(劉春霖)”之譽。出版有《大唐三藏聖教序》、《蘭亭序》等小楷字貼多部;大字法貼亦有出版。劉春霖的名字已載入香港書譜出版社和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辭書《中國書法大辭典》。劉春霖患有心臟病,經受日偽打擊後,病情逐漸加重,經多方醫治無效,於1944年1月18日逝世於北京(又壹說逝世於1942年)。
狀元及第後,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光緒33年(1907年)回國,歷任咨政院議員、記名福建提學使、直隸法政學校提調、北洋師範學校監督等職。
辛亥革命後壹度隱居家中,繼而出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從事些文字應酬;1917年12月,任中央農事試驗場場長。在徐世昌、曹錕當大總統期間,被授予總統府秘書幫辦兼代秘書廳廳長。後又任直隸省教育廳廳長、直隸自治籌備處處長等。曾兩次代表徐世昌到山東曲阜主持孔子大成節典禮,並因此名噪壹時。
1928年憤然辭官,在上海、北京以詩書自慰。其“群玉山房”中,收藏各類書籍1萬余冊,古籍以明清刻本居多,其藏書印有“劉春霖印”、“石雲鑒藏之章”、“石雲收藏”、“潤琴劉春霖”等。日本侵略中國後,自1931年“九·壹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日人拉攏他出任“滿洲國教育部長”、“北平市市長”等偽職,他能保持晚節,堅辭不就。為此日偽當局將其歷年收藏的書畫珍寶洗劫壹空。工於書法,尤精小楷,字極俊麗。1931年“九·壹八”事變、1937年“七·七”事變後,均能保持晚節。1944年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時年72歲。
復制於 《搜狗百科》 ,如有錯誤 ,本人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