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倉頡為左史。沮誦(jǔ sòng)為右史。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興起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沮誦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時間久遠,難於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
倉頡以此造出的形象,稱為文字。倉頡所創的文字有六類大意,壹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註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
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轉註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壹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壹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倉頡造字成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把谷子像雨壹樣嘩嘩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裏啾啾地哭起來,即《淮南子》記載的“天雨粟,鬼夜啼”。
滄海桑田,如今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倉頡不僅造的是字更是壹種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