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鳩摩羅什所譯《龍樹菩薩傳》所述,龍樹出生於南印度,精通婆羅門教義,年輕時曾以過人才華而馳名,天文地理與諸法術無不通曉,曾與友人以隱身術入王宮騷擾,後來友人慘遭亂刀斃命,龍樹僥幸逃過,從而認識到貪欲是痛苦禍患之根源,然後至壹切有部出家受戒,九十日就通曉有部的學說。後因大龍菩薩接引而至龍宮學習大乘妙法,取回華嚴經,從此大弘大乘佛法,摧伏諸多外道。龍樹是印度佛教中觀學說的開創者,吸收綜合了初期大乘佛教經典的相關理論,對佛教性“空”的觀念給以完整的論述,“緣起性空”思想成為大乘佛教的基礎。建立大乘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播到全印度。其著作被鳩摩羅什完整地介紹到中國來,成為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基礎,被譽為中國“八宗***祖”。
龍樹菩薩論著極為豐富,如:《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空七十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等,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論頌》、《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為中觀派之重要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