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倭寇是明朝大患除了大明,倭寇有掠奪其他國家嗎?

倭寇是明朝大患除了大明,倭寇有掠奪其他國家嗎?

倭寇乃至中國整個歷史上,有明壹朝是最為嚴重!特別是嘉靖年間,倭寇就像那夏天的蚊子壹樣驅之不盡,趕之不完!不過最後還是被抗倭領戚繼光,俞大猷平定,幸之,幸之!總而言之這種禍亂也被稱為“海盜”。

倭寇的背景還是要從13世紀來說,這個時期的日本還是實行了海禁政策。日本實行了海禁,就會導致壹些日本人商人跑到我國浙江,福建壹帶進行搶奪壹些中國商船。這些個日本商人不受控制,他們也都是有武裝的商人。

後14世紀初日本進入了南北朝分裂期,這些個日本開始割據分裂,妳打我,我打妳相互攻打。這些在戰爭失敗的割據政權組織些武士、商人、浪人也進行對我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海盜活動。這就沒歷史上稱為“倭寇”。

明朝建立以後,張士誠的殘余勢力也和這些沿海走私的商人日本浪人、海賊勾結壹起,在中國和朝鮮進行有組織的侵擾。明初朱元璋即頒布了“片板不許下海?”,嚴禁私人海外貿易。當時明朝還極為強盛,所以這些海盜和倭寇們也不敢冒進。

到了明成祖時期,雙方還建立了貿易合作關系,日本到中國來進貢進行貿易。足利幕府為了清剿南朝的殘余勢力,也同時打擊海上盜賊。足利義死後他的兒子足利義持卻改變了以往的政策,中斷了雙方的貿易並且也不再剿倭寇。這樣可想而知,壹些收斂的倭寇又開始進行了不要臉的活動。

後來足利義教時期,雙方又開始進行貿易合作。成化年間,日本徹底進入戰國時代。足利幕府權力開始慢慢的衰退,壹些守護大名,他們為了爭奪與明朝的貿易合作,就開始搶奪(意思壟斷)。但是妳這壹壟斷別人就受不了,那些不能進行貿易的大名就開始進行海盜活動。就像前面所說的浪人、武士又發揮自己不要臉的精神幹起了老本行。

在13世紀到16世紀左右,這些倭寇先後侵略了朝鮮、我國沿海地區、和南洋(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 所以也不難看出,倭寇也掠奪過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