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籍解釋:
(1)又《洛誥》旁作穆穆迓衡。《註》言迎治平也。
(2)又通作訝。《周禮·秋官·訝士註》訝,迎也,士官之掌迎四方_客者。
(3)又通作禦。《詩·召南》百兩禦之。
(4)又《小雅》以禦田祖。
(5)又通作衙。《周禮·夏官·田仆設驅逆之車註》驅禽使前趨獲,逆衙還之,使不出圍。衙本作禦,五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