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歷史上留下來的中醫寶典有哪些?

歷史上留下來的中醫寶典有哪些?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認真總結前人經驗,於公元652年寫成了醫學著作《千金要方》。這部書在中外醫藥史上享有盛譽。這部33卷的巨著,記載了5000多個藥方,內容豐富,規模宏大,是我國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書。公元681年,孫思邈又編成《千金翼方》30卷,以補充《千金要方》的不足。書中記錄了800多種藥物,2000多個古代藥方。兩書合並簡稱《千金方》。孫思邈首創復方,提出壹個要方治療多種疾病,或多個要方治療壹種疾病的方法。他對婦科、兒科特別重視,列於卷首,主張獨立設科。

孫思邈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受到世人的敬仰,他被唐太宗封為“藥王”。人們將他晚年隱居的五臺山稱為“藥王山”,山上還建有“藥王廟”。

中醫四大經典,眾所周知的,有黃地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以及,黃地內經是壹本比較全面的醫書,中醫上學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以及比較熟悉的經絡學說,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神農本草經起源於神農式是對中國中醫藥第壹次系統總結,七情和合中醫藥發展源頭,難經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腧穴針刺,傷寒雜病論運用四診八綱,辮脈,論治用藥規律,主次分明,現在有人認為金匱要略,溫病條辮也稱經典。其實任何壹種悟透都不可小覷!古人的智慧老主宗留下來的好東西好好傳成發揚光大

皇帝內經,本草綱目,千金方,脈經,傷寒論等等,多啦,汗牛充棟,浩如煙海

本草綱目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醫宗金鑒,火神三書等。

多如牛毛,看經典足矣!《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

李時珍

目前只有上古時期的《神農百草集》,東漢三國時期張仲景《傷寒論》和華佗《五禽戲》《麻沸散》,唐朝孫思邈《千金方》,明朝李時珍《本草剛目》等古代中醫寶典遺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