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局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壹本,二本的概念。內蒙古師範大學(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師範大學,為自治區重點大學,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自治區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各類體育專業人才和全國八省區蒙古族體育人才、中國北方民族音樂人才、自治區美術、藝術設計教育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前身是內蒙古師範學院,1952年5月5日成立於當時的首府烏蘭浩特。1953年8月,由張家口師專和綏遠師專合並成的內蒙古師範專科學校並入。1982年,學校更名為“內蒙古師範大學”,並被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大學。2000年7月,內蒙古教育學院並入。
師資概況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2166人(不含合作辦學),其中專任教師1355人,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61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6.3%,具有正高級職稱專任教師22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6.8%,具有副高級職稱專任教師44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2.8%;有博士生導師70人、碩士生導師1202人,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3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5人。
2002年至今,入選及引進“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166人(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9人,獲自治區“草原英才”項目資助68人(次)、團隊12個。
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3月,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32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自治區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自治區精品課程79門;有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國家級壹流專業建設點4個,自治區級壹流專業建設點8個。
國家級壹流專業:學前教育、體育教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歷史學、漢語言文學、美術學、心理學、體育教育、土地資源管理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地理科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蒙古民俗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蒙古民俗
自治區級壹流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化學、地理科學、心理學、土地資源管理、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
自治區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美術學
自治區級品牌專業:教育技術學、地理科學、土地資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藝術設計、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學、學前教育、公***事業管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生物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運動訓練、英語、漢語言文學、物理學、音樂學、心理學、歷史學、美術學、體育教育、旅遊管理、生物技術、新聞學、繪畫、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社會體育、信息與計算科學、社會學、通信工程
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業:心理學、土地資源管理、經濟學、漢語言文學
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藝術設計實驗中心、地理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美術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實驗中心、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工作室、計算機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新聞實驗中心等
自治區精品課程: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室內設計入門、廣告策劃與系列創作、平面廣告設計、女裝結構設計、復變函數、運動心理學、數學分析、蒙古族現當代文學史、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中學生物學教學論、高等代數、新聞學概論、公***體育籃球、儀器分析、空間解析幾何、無機化學、籃球、常微分方程、現代蒙古語、軍事課、普通生態學、外國美術史(蒙語)、中國教育史、學前教育管理學、 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 蒙古史、中國近代史、世界現代史、政治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分析化學、程序設計基礎等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底,學校紙本圖書總量達到255.6萬冊(含資料室藏書);古籍線裝圖書6929部,12675函,80723冊,其中,善本600余部。民國時期圖書、合訂本期刊及建國前解放區報紙合訂本近5萬冊;引入中外文電子文獻數據庫73個,其中中文數據庫52個,外文數據庫21個。
學校建有“內蒙古師範大學文庫”及“內蒙古地區中小學教科書文庫”,“內蒙古師範大學文庫”收藏展示有師大學人的個人著作、師大校報和內部出版資料***近4000種、2011年以來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千余種。“內蒙古地區中小學教科書文庫”收集了1948年以來出版的在內蒙古地區使用過的中小學各類教科書近2000種。2011年開始建設 “內蒙古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數據庫”,已收錄優秀畢業論文1萬余篇。
學術科研
截至2020年3月,學校擁有省部級科研平臺31個,其中自治區重點實驗室7個、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自治區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含培育)3個、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含培育)6個、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3個、自治區協同創新中心1個、自治區工程中心1個、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自治區工程實驗室3個。同時擁有自治區級科技創新團隊12個、全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個、自治區首批科普示範基地1個。
2020年,學校組織申報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體育類科研項目42個類別767項,***獲批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33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部委級科研項目12項、省廳級科研項目283項;獲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年度項目20項、重大項目3項、後期資助項目1項、教育科學規劃項目1項、藝術科學規劃項目1項。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學校與蒙古、俄羅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0幾個國家及80余個中國國內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2009年被批準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