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學始於東晉郭璞(郭學純),傳自黃石公《青囊經》《葬書》。唐代丘延翰著《山海經》《天機素書》,三元玄空法盛行於江湖。楊公著有《三龍經》(龍膸、疑龍、辨龍)《青囊奧語》《天玉經》《都天寶照經》,傳人曾文遄著《青囊序》《青囊奧語》《水龍經》《曾楊二仙青囊經》,傳人廖瑀著《九星穴法》《四法心鏡》《泄天機》《豎極全精》《撥砂經》等三元玄空著作。至宋代陳摶(陳希夷)得曾文辿(曾求己之子)傳授玄空學著《先天六十四卦圓圖》《傳心八易》,授徒吳克誠著《天玉經外傳》《四十八局圖》,傳子著《理氣心印》《吳公解義》,再傳女授徒廖瑀(唐另有同名)。
明末清初蔣大鴻(壹六壹六~壹六四四年)玄空法得無極真人(中陽子)傳授扶星訣。蔣公著《地理辨正》註、《水龍經》五卷、《八極神樞註》壹卷,《歸厚錄》《玉函真義》五篇又名《天元歌》,《古鏡歌》、《醒心歌》等。授徒張仲馨、駱士鵬(駱氏玄空)、呂相烈、姜垚:胡泰微、畢世探等。清初玄空學於乾隆,嘉慶年間盛行至光緒年***壹七○年(壹七三六~壹九○八年)、派別甚多,有滇南派、無常派、萬州派,上虞派、湘楚派、廣東派,其它尚有張心言、紀大奎、華湛思、葉九升等人士均有著作。
清中葉嘉慶十五年間(壹八壹○年)以無常派著《地理辨正真解》《心眼指要》《陰陽二宅錄驗》《玄空秘旨批註》《天元五歌闡義》等。至清末葉同治十三年(壹八七四年)胡伯安向章仲山後人借閱手抄得章代《陰陽二宅錄驗》及《從師隨筆》(捐伯安藏),手著《地理辨正抉要》,批註《仲山宅斷》、《玄空立義》。其子祖綿與江誌伊、王則先,搜集先德遺著,增以秘本,匯編《沈氏玄空學》,復著《玄空古義四種通釋》,對外公開絕學,自成壹家。
另壹系為武進談浩然(養吾),光緒十七年(壹八九壹年)生,著《談氏三元地理大玄空路透》《談氏三元地理大玄空實驗》。
玄空秘旨有雲:不知來路,焉知入路,盤中八卦皆空。未知內堂,焉識外堂,局裏五行盡錯。風水是從大局面看起,以居家來說,屋外的細節,如馬路的形勢。地勢之類都要配合屋內格局。所以只在家裏放些物品完全忽略外在環境的融合是不能產生良好的風水的。事實上,室內外格局不差的房子,室內擺設只需要經過小小的調整,居家風水便能獲得良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