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版式的形式

版式的形式

網頁的版式是在考慮造型因素和視覺因素的基礎上創建出的頁面形式。根據視覺流程的類型及網頁版式的實例,我們總結出以下的版式構成類型水平分割、垂直分割、水平垂直交叉分割、中軸型、傾斜型、曲線型、重心型反復型、散點型等。

版式水平分割

版式水平分割水平均勻分割,上半部用作視覺表現,引發情感,下半部用來解釋說明。

水平不均勻分割

版式不均勻分割如果上半部安置標題或導航,則面積較小;上半部安置主體內容,則面積適當加大。

水平多次分割,強調水平分割的層次感和精確感,並有助於不同信息的分類

水平變化分割,水平分割與斜線、弧線相結合,打破了頁面的安定,產生運動和速度感。 古代印本書的版式名目繁多,有版框、欄線、界行、書耳、版心、魚尾、象鼻、白口、黑口、天頭、地腳、行款等。

“版框”,指書版壹葉文字四周的邊框。

“欄線”,指圍成版框的四周黑線。上方的稱“上欄”,下方的稱“下欄”,兩邊的稱“左欄”、“右欄”,統稱“邊欄”或“邊闌”。四周單線印的稱“四周單邊”或“單欄”,單欄多是粗線;四周雙線印的叫“四周雙邊”,雙線壹般是外粗內細,所以又稱為“文武邊欄”;上下單線、左右雙線印的稱“左右雙邊”。

“界行”,又稱“界欄”、“邊準”,即版框內分行的直線,由古代帛書中的朱絲欄、烏絲欄而來。

“版心”,即版框內中心壹行,用於折縫,又稱“版口”、“書口”、“中縫”。書口印有黑線的稱為“黑口”,未印黑線的稱“白口”;其中刻有文字的稱“口題”,或稱“花口”。

在版心中,距離上邊約四分之壹版高處,印有壹個形狀像魚的尾巴似的圖形,稱為“魚尾”,它是折疊書葉的標記。只刻有壹個的稱“單魚尾”;如上下方對稱位置各有壹個魚尾,即合稱“雙魚尾”。

“象鼻”,指黑口本版心上下的黑線,好像象的鼻子垂在胸前。黑線較細的稱“細黑口”、“線黑口”或“小黑口”,黑線較粗的或全黑的稱“粗黑口”、“大黑口”或“寬墨口”;刻在上欄的稱“上黑口”,刻在下欄的稱“下黑口”,上下都刻有黑線的稱“上下黑口”。

“書耳”,又稱“耳子”、“耳格”,指刻在版框左欄或右欄外上角的小長方格,像是人的耳朵。書耳內多刻本書的篇名(又稱“小題”)。耳格中所刻文字稱為“耳題”,在左稱“左耳題”,在右稱“右耳題”,多見於宋、元版書。

“天頭”,又稱“書眉”,是指每張書葉上端版框以外的空白處,即上欄以外的空白紙。“地腳”,又稱“下腳”,指每張書面下端版框以外的空白處,即從下欄至切口的空白紙。

“行款”,又稱“行格”,指版框中正文的字數和行數,通常按半葉計數,稱半葉幾行,行多少字。如每行字數不壹致,則取其最少及最多者記之,另註“不等”二字,如說“十四行,行二十五六字不等”,或“十五行,行二十七字至三十字”。如有雙行小字,而壹行中字數與大字相同,則稱“小字雙行同”;如不同,則徑稱“小字雙行,行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