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接下來我為妳帶來白居易的古詩《詠燕》賞析,希望對妳有幫助。
村夜
唐代: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門前 壹作:前門)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在壹片被寒霜打過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蟲在竊竊私語著,山村周圍行人絕跡。
我獨自來到前門眺望田野,只見皎潔的月光照著壹望無際的蕎麥田,滿地的蕎麥花簡直就像壹片耀眼的白雪。
註釋
⑴霜草:被秋霜打過的草。
⑵蒼蒼:灰白色。
⑶切切:蟲叫聲。
⑷絕:絕跡。
⑸獨:單獨,壹個人。
⑹野田:田野。
⑺蕎麥:壹年生草本植物,子實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參考資料:
1、顧學頡 .白居易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3年 :167 .
2、李萬龍 .古典詩歌鑒賞規律 :甘肅教育出版社 ,2005年 :44-45 .
賞析
這首詩沒有驚人之筆,也不用艷詞麗句,只以白描手法畫出壹個常見的鄉村之夜。信手拈來,娓娓道出,卻清新恬淡,詩意很濃。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蒼蒼霜草,點出秋色的濃重;切切蟲吟,渲染了秋夜的淒清。行人絕跡,萬籟無聲,兩句詩鮮明勾畫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沈,秋色濃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裏壹片寂靜,行人絕跡。只有不知名的秋蟲在低低的吟唱。這裏雖是純然寫景,卻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壹切景語皆情語”,蕭蕭淒涼的景物透露出詩人孤獨寂寞的感情。這種寓情於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韻味。
“獨出門前望野田”壹句,既是詩中的過渡,將描寫對象由村莊轉向田野;又是兩聯之間的轉折,收束了對村夜蕭疏暗淡氣氛的描繪,展開了另外壹幅使讀者耳目壹新的畫面:皎潔的月光朗照著壹望無際的蕎麥田,遠遠望去,燦爛耀眼,如同壹片晶瑩的白雪。
“月明蕎麥花如雪”,這是十分動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畫美景感染了詩人,使詩人暫時忘卻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發出不勝驚喜的贊嘆。這奇麗壯觀的景象與前面兩句的描寫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詩人匠心獨運地借自然景物的變換寫出人物感情變化,寫來靈活自如,不著痕跡;而且寫得樸實無華,渾然天成,讀來親切動人,余味無窮。《唐宋詩醇》稱贊它“壹味真樸,不假妝點,自具蒼老之致,七絕中之近古者”。
對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後描寫的景物不同,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寂寞而興奮自喜的感情變化。詩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繪鄉村夜景,於清新恬淡中蘊含了濃濃的詩意。詩中描寫村夜,既有蕭瑟淒涼,也有奇麗壯觀,對比中構成鄉村夜景。▲
參考資料:
1、李萬龍.古典詩歌鑒賞規律:甘肅教育出版社,2005年:44-45
創作背景
元和九年(814),白居易懷著因母親逝去而孤獨寂寞的心情在渭村結合當時的夜景寫下這首詩。
有用(133)沒用(49)
參考資料:
1、嚴傑 .白居易選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年 :137 .
2、時宜之 .白居易詩歌精選 :花山文藝出版社 ,1996年 :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