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介紹下清代的 八旗 軍隊?

介紹下清代的 八旗 軍隊?

滿族八旗

八旗由來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壹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制度上建成的,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壹牛錄,五牛錄為壹甲喇,五甲喇為壹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大清統壹,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並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軍營、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和步軍營等常規伍,司禁衛、雲梯和布陣等職。另外,設立了相禮營、虎槍營、火器營等特殊營伍,演習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練檢槍等。由於清初諸帝很重視槍炮武功等實戰本領八旗軍在平定三藩收臺灣抵禦沙皇侵略等戰鬥中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八旗兵分為經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總稱,由郎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郎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內武門,東西華門、神武門由上三旗守衛。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總人數也在十萬左右。

鑲藍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壹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藍旗人。

正藍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領接河北。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紅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壹,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紅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壹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正紅旗人。

鑲黃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錫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壹,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達到下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嘉慶帝的皇後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垂簾聽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稱東宮)都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

正黃旗滿洲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鈉無王,都歸皇帝所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壹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康熙的愛臣,乾清門壹等侍衛納蘭性德就是正黃旗人。

鑲白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壹,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6萬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白旗滿洲

位置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壹。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中的上三旗之壹,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上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親統之壹,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單位100-300人為壹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末撚代皇後婉容是正白旗人。

八旗將官

都統

清代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的最高長官。清入關前,滿語稱固山額真,設1人;設左右梅勒額真(後改為梅勒章京)各1人。順治十七年(1660年),從漢語,改固山額真為都統,梅勒章京為副都統。執掌壹旗之戶口、教養、官爵承襲、軍事訓練等。京師滿蒙漢八旗各有都統1人,從壹品,***設都統衙門24處。在各省置駐防八旗,轄兵2000名以上者,以將軍領之。全國設將軍衙門13處均從壹品,以滿洲王公或親信大臣兼任。各防以將軍或都統為長官。壹般將軍與都統不並設,凡設將軍處,下置副都統。在某些地區,副都統即為壹地駐防旗長官。

協領

清代駐防八旗各旗所設職務,正三品。位在副都統之下,佐領之上。負責駐防旗之壹旗軍政諸務。在東北地區,協領有獨處壹城領駐防者,如吉林琿春、三姓、拉林等處。

參領

清代八旗甲喇額真(甲喇章京)職官的漢譯名。正三品。副參領為正四品。又為組織名。京旗每旗下分5參領。每參領下轄佐領若幹。

城守尉

清代八旗駐防將領官名,正三品,負責重要府州防衛,其與副都統等。全國***設城守尉衙門16個。城守尉所領兵壹般為數百人,少者百余人,個別地方也有超過千人的。

佐領

即牛?額真,牛?章京。早期滿旗社會,出兵或狩錯時,按家族村寨行動,每10人選1人為首領,稱牛?額真(箭主之意)。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定300人為1牛?,作為基本的戶口軍事編制單位,牛?額真1人管理,始正式成為官名。天職八年(1634年),改稱牛?章京,入關後,改為漢稱佐領,正四品。駐京師者置於參領之下;駐防,則置於協領之下。戰時領兵官,平時為行政官,掌管所屬戶口、田宅、兵籍、訴訟諸事。其職多為世襲。也是社會與軍事組職名。牛?是八旗的基本單位。早期滿族社會,它兼有行政、生產、軍事三種職能。入關後軍事職能增強,生產職能逐漸消失。清代各所轄壯丁數在各個時期不同。皇太極時每佐領壯丁約略200人;唐熙時百三四十人;嘉慶時,則以150人為率。

領催

清代滿語撥什庫("催促人"之意)的漢譯名。低總軍職。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各佐領下皆有設置,由馬甲、閑散內優秀者禮之,每佐領下5人,專司登記檔案及支領俸餉諸務。滿洲之領催兼於本佐領下識字擴軍內挑禮。

驍騎校

清代八旗低級軍官名。滿族社會早期稱代子,滿語稱"分得撥什庫",代行者之意。設於佐領之下,正六品。

馬甲

即馬兵、騎兵。又稱驍騎。滿洲等旗人成丁後,其出路主要是桃禮馬甲,由本佐領下步甲,養育兵,匠役和閑散余丁中桃禮,由馬甲再選為前鋒,擴軍等。京旗馬甲隸驍騎營,滿洲每佐領下20人,專轄於八旗都統。

八旗兵制

八旗兵制是清代軍隊的編制。清朝統壹後,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拉了漢軍八旗和蒙八旗,各旗有擴軍、前鋒、驍騎、健銳,火器和步軍等營伍。八旗兵分為京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清駐防京師的滿洲等八旗軍的總稱,由朗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朗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駐防指分鎮各省者為駐八旗。八旗都統直接指揮是驍騎營,由總統或統領指擇有前鋒營、擴軍營、健銳營、火器營、步軍營。下五旗親軍屬於各王公,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十萬七千余人分駐各省要沖。

驍騎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起皇太極天聰年間所設的阿禮哈超哈營。順治時詳定制度,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均設驍騎營,為八旗都統的直屬部隊。滿洲驍騎營所轄有馬甲、領催、匠役,其人員從滿洲八旗每佐領下抽調。

擴軍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始建於皇太極天總年間的巴牙喇營,上三旗守皇宮禁門,即午門,東西華門和神武門等,下五旗守王公府門。雍正時,改為均司禁衛。從滿蒙 八旗中抽調,每旗設擴軍統領壹人;雍正三年,增設了圓明園八旗擴軍營,駐於該園周圍,以司禁衛。

前鋒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始建於皇太極天聰年間葛布什賢超哈營。挑選滿蒙八旗各佐領下的擴軍馬甲,養育兵等技藝優秀和身強力壯者銳部隊,獨立為營。清代大規模的巡活動很多,前鋒營負責皇帝巡幸時的前哨警衛。

健銳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也稱雲梯兵。乾隆十四年(1749年)設立。駐紮在北京香山實勝寺旁,習攻堅之戰。營兵從八鋒中壯健者挑選,兵額2000,滿人居多。設總統大臣管理,下有翼長,參領等官。

火器營

清代京軍之壹。康熙因平定三藩戰爭之需,非常重視火炮技術,於1691 年定全營均練習火炮,並掌皇帝的守衛擴從。營兵從滿蒙漢八旗中抽調,***轄官兵近八千人。火器營在平定三蕃,收復臺灣和抵禦沙俄侵略等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步軍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守衛京師,滿蒙漢八旗分駐京城,人類較多,康熙十三年,定制兵額21158人。

神機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始建於鹹豐十壹年(1861年),主要職責是守衛紫禁城禾海(中南海、北海、什剎海)並滬從皇帝巡行,神機營由滿蒙漢八旗及八旗前鋒、擴軍、步軍器、健銳等營伍中挑選的武藝高強和善騎射的營余構成。

虎槍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康熙二十三年設立,負責滬從圍獵,如在塞外皇家圍場的守獵,?a稱木蘭圍場(木蘭滿語。原為哨鹿,後為地名)各個善騎射,都是從八旗、前鋒、擴軍和火器等營伍挑選的,兵額約六百。

相撲營

清代禁衛軍之壹。康熙年間設立,營兵被稱為"少年大力士",善?塒印K?們協助康熙帝鏟除了叛臣鰲拜,立下了汗馬功勞。

八旗盔甲

滿洲人在入關之前。主要以畜牧業、遊獵為生。射馬射箭幾乎是成年男子必備本領。清太祖努爾哈赤為軍事行動和守獵的需要,創建了軍民合壹八旗制度。騎射更成為每個旗人的必修課。清王朝入關以後,為不失崇尚武功、倡導騎射之風,由清太宗皇太極確立大閱制度。順治年間定為每三年舉行壹次大閱典禮。屆時,皇帝全副武裝,親自檢閱王朝的軍事裝備和士兵的武功水平。參加大閱的滿、蒙、漢八旗(***二十四旗)軍隊則按旗列隊,依次在皇帝面前表演火炮、鳥槍、騎射、布陣、雲梯等軍事項目。乾隆帝大閱多在南苑舉行,人員多達數萬。

清朝皇帝除以大閱形式來訓練八旗軍隊外,還用大閱向各族首領炫耀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