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壹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
據傳,嫦娥原是居住在古寒國雲臺山下的壹位美麗少女,當年她的第二任夫君寒浞在雲臺山上所建的宮殿名叫廣寒宮。嫦娥之所以從雲臺山上奔月而去,是意外也是巧合。寒亭當地流傳著這樣壹首順口溜:“嫦娥奔月雲臺山,民間故事千古傳。天上人間相望時,自雲妾是月中仙。”
相傳在雲臺山上有壹個古井,裏面不停地向外冒溫泉水霧,像雲彩壹樣。寒浞在古井附近給嫦娥修了壹個浴池,用古井中冒出來的霧取暖,嫦娥經常在裏面洗澡。
嫦娥,原名姮娥,是後羿之妻。為避漢文帝劉恒之諱,改為嫦娥。嫦娥是東夷部落中娵訾氏的女子,該部落擅長占月。寒亭境內的雲臺山(俗稱高廟),就是嫦娥跟隨寒浞來到古寒國之後的占月之地。《後漢書·郡國誌》記載:“寒亭,古寒國,浞封於此。”歷史上古寒國的國都相傳就建立在寒亭區內。
人物介紹
神話中,嫦娥因服用帝俊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
在東漢之前,無資料明指嫦娥與俊是夫妻關系,《歸藏》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明嫦娥是帝俊之妻。在部分民間傳說中,將嫦娥與道教神話的月神太陰星君合並,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
另有觀點認為:
《呂氏春秋·勿躬》有句雲“尚儀作占月”,清人畢沅作註說:“尚儀即常儀,古讀‘儀’為‘何’,後世遂有嫦娥之鄙言。”即認為嫦娥的原型是《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但顯然該觀點沒有考慮到,早期戰國古籍裏記載的嫦娥本名是“恒娥”(是否同壹人存在爭議),直到漢代因避諱才被改成嫦娥。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嫦娥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