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二母安嗽片簡介

二母安嗽片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2.2 標準編號 2.3 處方 2.4 制法 2.5 性狀 2.6 檢查 2.7 功能與主治 2.8 用法與用量 2.9 貯藏 3 《天津市中成藥規範》 3.1 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二母安嗽片的用法用量 3.5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二母安嗽片 1 拼音

èr mǔ ān sòu pià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Ermu Ansou Pian

2.2 標準編號

WS3B147393

2.3 處方

知母 108g 玄參 108g 罌粟殼 216g 麥冬 108g 款冬花 324g 紫菀 108g 苦杏仁 108g 百合 108g 浙貝母 54g

2.4 制法

以上九味,百合、浙貝母分別粉碎成細粉,過篩;知母、罌粟殼、玄參 麥冬加水煎煮二次,第壹次 3小時,第二次 1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膏; 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第壹次 6小時,第二次 4小時,第三次 2 小時;苦杏仁去油,用8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第壹次 3小時,第二次 2小時 ,? 並提取液,回收乙醇,濃縮成膏。將上述二種濃縮膏合並,加入百合等細粉及輔料適量 混勻,制成顆粒,幹燥,壓制成1100片,即得。

2.5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片;氣微香,味微苦。

2.6 檢查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1頁)。

2.7 功能與主治

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用於虛勞久嗽,春秋舉發,咳嗽痰喘,骨 蒸潮熱,音啞聲重,口燥舌幹,痰涎壅盛。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壹次 4片,壹日2 次。

2.9 貯藏

密封。

3 《天津市中成藥規範》 3.1 組成

款冬花18kg,紫菀6kg,杏仁(去皮)6kg,知母6kg,麥門冬6kg,玄參6kg,罌粟殼12kg,百合6kg,浙貝母3kg。

3.2 功效

清肺化痰,止嗽定喘。

3.3 主治

虛勞久咳,春秋舉發,咳嗽痰喘,骨蒸潮熱,音啞聲重,口燥舌幹,痰涎壅盛。

3.4 二母安嗽片的用法用量

每次服2片,溫汗水送下,每日2次。

3.5 制備方法

將款冬花、紫菀用60%乙醇按滲漉法制成清膏;杏仁、知母、玄參、麥門冬、罌粟殼按水煮法制成浸膏;百合、浙貝母制成細粉,作賦形劑用。將浸膏、賦形劑及藥用澱粉混勻後,按水制顆粒法制成顆粒,幹燥後,壓片,每片重0.6g。

古籍中的二母安嗽片 《類證治裁》:[卷之二喘癥論治]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