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文獻學是壹切學問的基礎,準確說所有文獻都可以是學術研究對象,畢竟進入paper時代了,引力波的發現成果也必須輸出成文獻了。但是,中國情景下的古典文獻學,壹般歸為文史哲下的工具性學科。在古代中國,文獻學主要是為經學,史學服務的,然後衍生出其他東東。因為當時文獻學的目的,是搜集整理,辨別真偽。比如通過對比兩本《論語》,可能會發現它們有的語錄不同,進而導致(今人)後人產生不同解讀,壹旦帝王將相介入其中,這些語錄又會左右官府制度,甚至影響人們的思想。
所以文獻學發揮了穩定,統壹,溝通的作用。個人感覺,學習文獻學,就能有進壹步了解歷史的可能。好的,我功力不夠,下面僅僅探討壹下古典文獻學對史學的用處。歷史強調論從史出。這個史有3個方面,壹個是人性思想,壹個是物理世界,壹個是文獻資料。在電子文獻被發明之前,幾乎全部主要的文獻資料都是來自印刷文獻。有了文獻學功底,會加深歷史的感悟。當然,如果對人性琢磨不夠,對物理世界缺乏基本常識,那麽文獻學再好,也不過是書呆子吧。又,在當代中國,文獻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指先秦到民國的文字資料,部分與考古結合。文獻學的目的,是為了理解,闡釋,溝通,挖掘而產生的壹門工具性學問,常用的手段是對文字內容和文字載體進行甄別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