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的特色
1廊。西塘的廊棚以其獨有的卓越風姿吸引中外遊客。西塘街道大多有廊棚覆蓋,使商賈貿易、行人過往無雨淋日曬之憂。廊棚沿河壹側有的還設置靠背長椅,供人休息。廊棚多為木架瓦頂,壹般寬2-2.5米,集中在北柵街、南柵幀⒊?憲さ壬桃登?艹ご鍀?000米,既可遮陽又可避雨。其中有壹段最為雅致出色,有翻軒兩層雕刻花紋,令遊人嘆為觀止。
2橋。水鄉西塘在全國同列的古鎮中頗具特色,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於世。鎮區河港縱橫,河橋密布。至1998年,全鎮***建橋104座。自宋以來,西塘已建有安仁橋、安境橋、安善橋、仁橋、五福橋、永寧橋、清寧橋等13座。清代又建有臥龍橋、渡禪橋、來鳳橋等。這些古橋大都為單孔或三孔石柱木梁橋。橋梁工藝精湛,至今保護完整,即具有觀賞價值,自古譽為"臥龍淩波,彩虹飛架"
3弄。宅弄為古鎮西塘的又壹特色景觀,西塘宅弄極能反映出西塘人的性格。宅弄深處,曲徑通幽,不知深幾許,行至盡頭,豁然開朗,別有新洞天。鎮上原有古老舊居,宅深弄長,有的三、五進、七進,住著二三十戶人家,都在宅弄裏進出。
4宅。西塘民風醇厚,市場繁華,清逸秀麗,移步換景。古宅如種福堂、薛宅,古廟如七老爺廟、聖堂及名園西園、陸墳銀杏,都是玩賞遊覽之處,都會引出壹段與歷史交融的西塘佳話。
5風情。西塘秀麗的風光、富饒的土地,蘊育出小鎮濃濃的文化氛圍,居民多舞文弄墨,愛養鳥種花。西塘歷史上民間風俗十分活躍,有逛聖堂、城隍廟會、護國隨糧廟會等,這些傳統風俗均以民間的文化活動為基礎,所表現的形式有舞獅子、跳加宮,打蓮湘、麟麒送子、財神送元寶、踏白船、搶轎等。
6陳列館。西塘壹些古宅民居,除了宅園本身的建築文化和文物價值之外,宅院內部或陳列歷史文物:或展示主人收藏的竹雕、木刻、磚石、瓦當:或敞開廳堂、書屋之門,與四方遊人切磋琴棋書畫:或展示家藏的古籍善本、名家碑帖這種極富地域特色的民間文化交流乃西塘古鎮極富意趣和潛質的旅遊方式。
西塘的特色菜
『 清蒸白絲魚 』 “魚米之鄉”西塘水產資源特別豐富,阡陌之間魚塘星羅棋布,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有汾湖。生養其中的白絲魚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在西塘美食譜上占有壹席之地。
『 黴幹菜扣肉 』 黴幹菜扣肉是西塘的壹道家常菜,它簡單的制作、美味的口感、豐富的營養,深受人們的喜愛。
『 菜花魚蒸蛋 』 菜花魚又稱塘鯉魚,是魚中的上品,為野生魚種,市面上很少見。此魚魚肉極鮮嫩,松而不散,湯鮮且開胃。
『 毛豆菱角 』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遊南湖吃菱時,不小心給菱角紮了下,就說道:“小小菱兒,無刺多好。”皇帝金口壹開,自此南湖菱就不長角了。南湖菱(俗稱餛飩菱)青皮無角、肉質滑潤、入口留香等特點。
『 油燉菜心 』 這幾乎是西塘百姓家常見的壹道菜。每當金黃色的油菜花開遍田野,農戶們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腌制菜心了。每次感覺胃口不好,燉上壹碗菜心,會覺得好多了。
『 餛飩老鴨煲 』 餛飩老鴨煲是壹道西塘的土菜,據說是這裹的燒窯工發明的,因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於是窯工們就地解決,在窯裹燉起了老鴨,但光光是鴨肉,又吃不飽,便有窯工在煲裏加入餛飩,既可以充饑,又補充了營養,壹舉兩得,餛飩老鴨煲便在窯工中間傳開來,後來西塘百姓的餐桌上也出現了這道菜。
『 薺菜包圓 』薺菜包圓是西塘農家,在開春時節嘗鮮的首選做法。 此菜的特色是色澤金黃,清香四溢,壹口下去,湯汁鮮純,齒頰流香,另外可選當地的米醋沾著吃則味更佳,是壹道老少皆宜,營養豐富,又充滿鄉野情趣的農家特色菜。
『 油鹽蟹 』 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為食物出現在我們祖先的筵席上,吃到現在,這位橫行將軍已成壹宴,這就是“螃蟹宴”了。
『 鳑鮍魚 』 西塘水網交錯,源頭來自太湖,極佳的水質為野生鳑鮍魚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鳑鮍魚沿河岸群居而生,故而得名。長約寸半,體形扁平而小巧,永遠長不大。 野生鳑鮍魚烹制的方法有紅燒、清蒸、做湯等,其中最具特色數椒鹽鳑鮍魚。
『 響油鱔糊 』鱔魚的口感,因烹制方法不同而異,生炒柔而挺,紅燒潤而腴,熟爛軟而嫩,油炸脆而酥。明代的《宋氏養生部》、清代的《調鼎集》均有名目眾多的菜譜。
『 醬爆螺螄 』螺螄在江南水鄉是壹道再普通不過的菜肴了。西塘水河交錯,凡有水處必有螺螄。螺螄壹般在清明節前後就可食用了,據說和吃馬蘭頭壹樣是可以明目的。
『 蒸雙臭 』好與壞,香與臭都是相比較而言的,就像這臭豆腐幹,經過腐化,不但失去了冰清玉潔的外形。而且其味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偏偏這東西在臭與香之間的角色卻極其不確定。臭中蘊香,香中含臭,越臭越香。
西塘的特色小吃
1麥芽塌餅。
即立夏塌餅,是西塘千年風俗之特色時令點心。 丁記麥芽塌餅是以糯米粉、黑芝麻、赤豆、核桃仁、白糖,並配以中草藥佛耳草、麥芽為原料,采用傳統手藝精制而成。丁記麥芽塌餅,口感柔軟、不粘不糊,佛耳草香氣濃郁,誘人食欲,並能夠消食降脂、延年益壽,是贈友敬老之佳品。
2送子龍蹄。
相傳明代西塘壹富賈婚久未有子嗣,後經壹道人指點樂行善舉,修建路、橋以便眾人 在建橋時天宮仙鳥鳳凰停歇橋邊,而該富商也於當年喜得貴子,故此橋取名“送子來鳳橋”。現經修繕後在千年古鎮西塘朝南埭。富商在得子喜慶之時大擺筵席,其間壹道主菜,即 蹄子。眾人為賀喜將其名為“送子龍蹄”,自此,凡方圓各地在婚嫁喜慶喬遷新居,家人團聚時均以該菜作為主菜,意為早得貴子,團圓吉祥。送子龍蹄。采用優質豬腿肉,配以數十種祖傳佐料,經煨煮蒸燜、旺、文火反復,肉質酥嫩脫骨、肥而不膩、味美相宜。
3荷葉粉蒸肉。
為古鎮的傳統名菜,五味調百味香。采用適宜的五花肋肉、五香炒米粉、豆腐衣和新鮮荷葉,配上丁香、八角、醬油、甜面醬等調料精制而成,此菜風味獨特,肉質酥糯,清香不膩,既可下酒,又可作點心,且充分發揮荷葉解暑清熱,散淤止血的藥理作用。
4天下第壹面
面條是北方人的主食,做法壹般都很簡單、很純粹的。而對於南方人,尤其是江、浙壹帶,面條是作為壹種平時換口味的點心,所以做面條都特別講究輔料的搭配,常常會加入很多東西,如肚片、鱔絲、牛肉等,做好的面料多、鮮味足、營養豐富。西塘人做面條更是出了名的講究。做面條要用兩口鍋同時烹制,壹口鍋用來煮面,壹口鍋用來炒制輔料,西塘人常用的輔料是肚片、鱔絲、自制的爆魚等。煮好的面放入另壹口鍋和肚片、鱔絲等加水再壹起煮 2-3分鐘。出鍋後的面條,湯汁鮮濃可口,面條筋鬥。
5五香豆
每年蠶豆上市後,取青皮黑頭的蠶豆曬幹,取陳皮、花椒、料酒、鹽、茴香等與曬幹的蠶豆***煮,令味道快速而完全的進入豆中,而後取出,並滾上甘草粉晾幹,待七、八分幹時再放入大鍋中炒脆,這樣,香脆美味的五香豆便制成了,成為茶余飯後的壹種小吃。
6黃酒
西塘人歷來愛喝點黃酒,因此,在西塘歷史上有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黃酒作坊。如今全國最大的單個黃酒生產企業----嘉善酒廠就坐落在西塘鎮的北部,該廠嚴把質量關,生產的花雕、善釀、黃酒等汾湖系列二十多個品種酒性溫和、酒味醇潤、口感獨特,成為現代人交流感情,饋贈親友的佳品。
7八珍糕
八珍糕選用山藥、茯苓、芡實、米仁、麥牙、扁豆、蓮肉、山楂等八味草藥以優質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此糕青黑發脆,初以能消小兒疳積而走俏,後由於選料考究、加工精細、口感香甜,且益脾胃,成為江南名點,享譽百余年而不衰。
8西塘粽子
西塘的粽子有很多口味,如鮮肉、豆沙、豬油、赤豆等,雖然粽子是壹種很多地方都有的小吃,可西塘的粽子卻因米好,料足,捆紮緊好而更香,更糯,成為如今小鎮傳統旅遊產品的壹種。
9六月紅
六月紅是指農歷六月的夏天所產的河蟹。“六月紅”的蟹身只有雞蛋那麽大,蟹肉鮮嫩、蟹肪滴油、殼薄,放入清水壹蒸就變緋紅,故此得名。在杭嘉湖壹帶還流傳“窮再窮,不忘六月紅”的俗語,那是對“六月紅”河蟹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