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現是盧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壹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裏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侖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征用的藝術貢品了。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裏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其中最著名的是鎮宮三寶“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尼卡”和“蒙娜麗莎”。更有大量希臘、羅馬、埃及及東方的古董,還有法國、意大利的遠古遺物,陳列面積5.5萬平方米。盧浮宮正門入口處的透明金字塔建築是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傑作。
建築結構:
盧浮宮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壹, 位於首都巴黎塞納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壹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余年,形成壹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
盧浮宮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壹,該宮始建於1204年,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壹。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占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盧浮宮***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6個部分。
盧浮宮東立面是歐洲古典主義時期建築的代表作品。據統計,盧浮宮博物館包括庭院在內占地19公頃,自東向西橫臥在塞納河的右岸,兩側的長度均為690米,整個建築壯麗雄偉。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
盧浮宮東立面全長約172m,高28m,上下照壹個完整的柱式分作三部分:底層是基座,中段是兩層高的巨柱式柱子,再上面是檐部和女兒墻。主體是由雙柱形成的空柱廊。中央和兩端各有凸出部分,將裏面分為五段。兩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裝飾,而中央部分用椅柱,有山花,因而主軸線很明確。立面前有壹道護壕保衛著,在大門前架著橋。橫向展開的立面,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都以中央壹段為主的立面構圖。法國傳統的高坡屋頂被意大利式的平屋頂代替了,盧浮宮東立面在高高的基座上開小小的門洞供人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