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 huáng tāng
2 《杏苑》卷八 2.1 組成人參1錢,黃耆8分,當歸1錢,川芎6分,生地黃1錢,黃芩2錢,黃連2錢,槐花3分,枳殼1錢,升麻7分。
2.2 功效補氣調血,清理濕熱。
2.3 主治氣虛不能拘攝濕熱,以致下流大腸而作熱癥。
2.4 四黃湯的用法用量水2鐘,煎1鐘,不拘時服。
古籍中的四黃湯 《普濟方》:[卷壹百九十四水病門]水腫咳逆上氣(附論)
苓(去皮各壹兩)澤漆郁李仁(浸去皮炒)盞半。棗四黃湯治水氣。面浮咳嗽氣促。黃(三分)柴胡(去苗)赤...
《祖劑》:[卷之壹三黃湯]三黃熟艾湯即古方三黃湯加熟艾治傷寒四五日後大下熱痢諸藥不效者《祖劑》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外科證治全書》:[卷三前陰證治(計二十二證)]筋脈婦女陰冷,有寒證、有熱證。寒由陽虛,熱由濕熱。濕熱者,必小便澀數黃赤,大便燥結煩渴,加味逍遙散主之。...
《張氏醫通》:[卷十五]舌門黃連瀉心湯(伊芳尹三黃湯下)補中益氣湯(保元湯下)涼膈散(方祖)甘露飲(二冬膏下)金沸草散(咳嗽門)...
《普濟方》:[卷二百六十壹乳石門]乳石發上沖頭面及身體壯熱(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