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太行山下的奇村,藏在峽谷深處千年,直到1997年才被發現

太行山下的奇村,藏在峽谷深處千年,直到1997年才被發現

有壹句俗話是這麽說的:黃河之魂在山西,長城博覽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

加快山西文化 旅遊 和發展對於整個山西省的布局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而山西內部,也有著很多其他地方難以看到的自然景觀。

位於山西東南邊陲的邊界之處,那裏是太行大峽谷的源頭,這裏自然風景非常優美,民俗風情極為獨特,“神龍灣村”便是其中壹個極為神奇的村落。

有壹個神奇的村子,向來被人們稱呼為“井底”,其實有這樣的說法也並不誇張,這個村子就在太行山峽谷的深處,它被圓環包圍,若是從上面俯瞰下去,宛若壹口“水井”,因此,這個村子就這樣在很多人心中出名了。

按照村裏人自己的說法,他們的祖上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居住和生活在這裏了,祖上生活在這樣壹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漸漸脫離了時代的潮流,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在很長的壹段時間裏,這裏都無人問津。

由於獨特的景觀,這裏還有壹個非常另類的名字: 穽底村

對於這個村子的過去,當地還流傳著壹些古老的傳說。

過去,勞動力主要是人和畜,穽底村的位置非常特殊,還壹度成為過物流客運的集散地,而且,當年這裏還充滿了客棧、商鋪、糧行等,每日都十分熱鬧。

或許也是因為這則傳說中所提及的原因,才讓穽底村成為了壹個古老的村落,後來,古道漸漸被廢棄了,穽底村依舊存在,很多原始的風貌也就這樣被流傳下來。

如今,村落的內部也是“依山而建”,村內的建築多為石材、石街、石屋、石墻等,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建築形式。

特別是屋子頂部的材料,看上去就明顯的褐紅色,不過厚度卻大差不差,帶著非常濃郁的自然景觀,對於當地人來說,這種選材的造價也非常低廉,因此制作過程很方便。

穽底村最早的殘碑是“ 龍門寺碑 ”,上面刻有“明德”兩個字,據此推算,穽底村在最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已經有人居住了,不過至於那處古道究竟是什麽時候修建的,現在還是沒被調查出來。

在建國後,穽底村沒有通公路,也慢慢變成了壹條閉塞的小山村,這阻礙了穽底村經濟和 社會 的發展,不過從另壹個角度考慮,卻也讓穽底村保留下了古老的民俗和民風。

1997年,長達16公裏的通村公路開始修建,外人才重新“發現”了這個古老的村落。

到了2001年,長達1.5公裏的掛壁公路打通,而2003年,公路所對應的配套設施才開始進壹步完善,在最開始“脫貧”的階段,世間就有這樣壹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這樣的話語,同樣適用於穽底村。

在修路後的2000年,穽底村的經濟收入比1998年的時候翻了壹番,而在2004年時的收入又比2000年翻了壹番。

山村裏的有很多外界稀少的自然資源,比如黨參、黃芪等珍貴的中藥材,在交通不方便的年代裏,這些中藥材都爛在家裏賣不出去,待到公路開通後,它們也終於能夠通過公路流入外界,也為當地的村民帶來了十分寶貴的財富。

後來,村裏也建起了電站,這樣壹來,居民們的生活就輕松了很多。

越來越多的家庭裝上了電話、電視等,手機也有了上百部。

村裏80多個學生還有6個老師,可以說師生比例很高,有了公路,孩子們在長大以後也能去縣城中讀書,這樣就更加方便了。

百姓最為關心的,其實還是教育和醫療的問題,有了公路,百姓心中懸著的石頭也漸漸放下了,而且,村裏還有壹處衛生室,壹些基礎性的疾病都能夠在這裏解決,這所衛生室還是全縣100個甲級衛生室之壹。

有了公路,這裏的百姓世代過著貧困而艱苦的生活,也漸漸走向了結束。

以前,為了方便出行,穽底村的村民們專門在高約百丈的懸崖峭壁上開鑿了壹段羊腸小道,是由壹千八百多階臺階構成的,人們在攀爬的過程中格外費力,喘氣的時候還會發出“哈嘍、哈嘍”的聲音,因此這段階梯也被形象的命名為“哈樓梯”。

同時,穽底村所在的長治,也是壹個極為重要的地方,這裏東倚太行、西屏太嶽,這也造就了長治豐富多彩的 旅遊 資源,翻開 歷史 的古籍,還能發現長治是“精衛填海”、“女媧造人”等史前文化的發祥地。

其他媒體來到穽底村後,也對這裏留下了極高的評價。

這也不難想象,過去的十幾年裏,穽底村的人們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們也開始漸漸接觸到了外界的人和事物。

這條掛壁公路還有壹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天路入雲”,距離山頂和谷底都有上百米,還有三十多個洞口,遠遠望去,就像是壹扇扇被打開的窗戶。

在掛壁公路徹底完成之前,穽底村的村民們世世代代幾乎都沒有和外界有過聯系,那會他們都極為淳樸,在修築公路的過程中,甚至還表現出了壹絲不適應,因此很多到來的遊客在了解了這些 歷史 後,都選擇不在穽底村中過多停留。

在與世隔絕的群山中生活,是當代城裏人很難想象的生活場景,這也需要極強的意誌力和豐富的生存智慧才能完成,這些,都被穽底村人世代相傳。

村裏大概有200多戶人家,對於他們來說,沒公路之前的出行是壹件極為復雜的事情,他們必須要經過“哈樓梯”。

而吸引畫家的,自然也是這裏早晚都煙霧繚繞的景色了,置身在其中,宛若獵戶在打獵的感覺。

中草藥是這裏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壹 ,現在,越來越多人知道了穽底村,也想要逃離城市的喧囂,拖家帶口去這裏 旅遊 ,這對於穽底村來說,明明該是壹個好消息。

可是,習慣了淳樸的穽底村民們並沒有選擇過度開發,村中也僅僅多建造了壹些“客棧”供旅客們歇腳。

根據壹些遊客傳回的照片也能看出,這些“客棧”位於山腳下,能夠體會到遠眺的樂趣,結果,隨著穽底村名氣大增,這裏的“客棧”也漸漸出名了,成為了後來的“懸崖客棧”。

田園牧歌的生活,也是很多“疲憊之人”心中所向往的,穽底村也會在將來,漸漸承載起這壹重要的功能。

在村中的湖泊上,還有壹處“觀湖亭”,令人心曠神怡。

在亭子上,有遊魚嬉戲,小艇在水中總是能激起陣陣漣漪,壹切都美得像壹幅畫。

雖在山西,可穽底村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煙雨江南。

在漸漸了解到外部的世界後,穽底村人的想法也開始漸漸調整了回來,他們也想走上壹條脫貧致富的道路。

回望過去的八十年代,村子裏年產黃梨能達到數萬斤,還有柿子、山楂、花椒等壹系列作物,老百姓都吃不完,於是這些產品就爛在了地裏。

早在1982年的時候,有去過外面的村民回來後就在當地建造了壹處水果罐頭加工廠,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都非常新鮮,遠銷到了內蒙古、河北等地,很多家庭都多了壹份收入,雖然他們並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麽,更多的也只是聽說。

可是,時間壹長,再加上自然天氣原因的不斷變動,讓這本就不便利的交通雪上加霜,因為產品經常不能按時交貨,所以廠子沒幹多久就漸漸停工了。

在修建那條公路的時候,村民們同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掄錘頭,鬥石頭,擔蘿頭,曬日頭,啃窩頭,神龍灣村人終於將大山穿透。

壹條全長1526米,33個連體洞,39個窗口的掛壁公路從此懸掛在了太行的腰間。

老黨員胡書林也被村民們所銘記,那會他不幸患上了食道癌,後期甚至都不能正常進食了,還要堅持帶著炒面和糊糊去修公路,當年他為了支援修建這條公路,將棺材板子都給賣掉捐了。

被問及原因的時候,胡書林曾對大家說:“爺爺是上山砍柴的時候摔死的,腿也是走山路的過程裏摔斷的,如果沒有路,以後的娃娃還要摔。”

有了路之後,退役軍人周書玉在村裏開了第壹家飯店,在他之後,村民們漸漸感受到了商機,因此穽底村的農家樂宛若雨後春筍般出現了。

隨著遊客越來越多,周書玉的農家樂再次升級,現在還裝上了電視、衛生間、無線網絡和空調,他害怕的就是遊客們不適應這裏的情況。

他說:“目前在這裏工作的有十幾個人,過去壹些人幹了幾年後就自立門戶,現在農家旅社都有十幾家了,發展都非常不錯。”

而且, 旅遊 還帶動了當地其他經濟的發展。

那些過去爛在地裏的花椒、柿子、野菜等不少都被遊客給買走了,光是這壹點壹年也能掙個不少錢,這些在過去都是難以想象的。

村裏的工作種類越來越多,除了開旅行社的,還有人承擔起了環衛、司機、導遊工作,特別是近幾年,由於電商的興起,很多年輕人開始走了這條路,將穽底村的很多特產送到了其他地方。

也正是因為那條公路的興起,村裏人購物也方便了很多。

村裏還為了適應村民們和遊客們的實際需要開設了銀行服務點,不少村民和遊客可以在這裏進行取款和轉賬,這些業務,過去都是要出村才能辦理。

交通帶來的巨大方便,所有村民都感受到了,也有很多企業嗅到了商機,開始在神龍灣進行投資,長春的歐亞集團就落地神龍灣,打算對景區進行深度開發,影響十分深遠。

周海玉對幾位媒體朋友說:“現在村上的農舍和農家超市壹***有九十多戶,解決了450人的就業問題,村民們從 旅遊 服務行業得到的收入就已經超過萬元。”

有了這條路,過去困擾百姓的問題全部迎刃而解,有了路,過去無人問津的偏僻鄉裏漸漸有了人氣,還成為了“網紅打卡地”,那些無路可走的貧困群眾,紛紛端起了“金飯碗”。

這條路所連通的,也是穽底村的小康之路。

平順縣:神龍灣的“小康路” 長治新聞網

太行山深處的山西神龍灣村 原生態風情如“世外桃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