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禽疽簡介

禽疽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註解 附: 1 古籍中的禽疽 1 拼音

qín jū

2 註解

禽疽 病名。背部散在疹塊之病證。出《劉涓子鬼遺方》卷壹。多因時氣風熱所致。癥見初起呈散在疹塊,發於背。色赤紅,如拳擊狀,脊背麻木,拘急不疼,神清脈和。服藥得汗者順;若神昏脈數,或微或代,身振寒,齒如噤欲痙者逆。初宜仙方活命飲加羌活、獨活。外敷二味拔毒散。余可參見外癰條。

古籍中的禽疽 《證治準繩·瘍醫》:[卷之四背部(十二)]發背

筋上,其色蒼,八日可刺,有癰在肥腸中,九十日死。禽疽,始發者如疹,數十處如拳打之狀,發寒齒噤,如此者...

《外科心法要訣》:[卷四背部]禽疽

禽疽毒由時氣成,數塊似疹色紫紅,背生形如拳打狀,拘急麻木不作疼。註此疽之毒,由時氣風熱而成。始發...

《瘍醫大全》:[卷二十二腦背部]禽疽門主論

《鬼遺方》雲∶禽疽始發者如疹數十處,如拳打之狀,發寒齒噤。如此者十四日死;十日可刺,導引膿出即愈。王...

《外科證治全書》:[卷壹]癰疽部位名記

,為丹毒發,為連珠發,為痰蛀發,為陰陽之氣疽,為禽疽,為肉龜黃瓜癰;偏為上、中、下搭手,背脅間為串疽...

《諸病源候論》:[卷之三十三癰疽病諸候(下凡二十九論)]二十三、禽疽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