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藥的用處

山藥的用處

山藥是亦食亦藥之物,自古就是藥食兼備之品j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第壹部方書《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山藥有補脾養胃,生津潤肺,補腎澀精作用,秋季保健應多吃點山藥。

1、健脾止瀉 秋季腹瀉是常見病,有些是功能性的,與細菌、病毒感染無關,不必使用抗生素之類,這時山藥就能發揮作用。而且對於黴菌性的腹瀉也有明顯作用,每天煮食山藥500克,分二三次吃即可。如果能磨成山藥粉,則每次吃15克。

2、補益強身平時體虛之人,應趁秋涼時加緊進補,以備冬天不時之需。山藥補而不熱,溫而不燥,最適合老年人需要,常吃有益無害,每天吃山藥100克左右,連續吃1~2個月,以量變求質變,緩而求功。

3、補肺潤燥久病虛損的慢性咳嗽,可以吃山藥調洽。山藥是天然補肺潤燥之品,在臨床上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的濟世良藥,每天250克左右,緩以圖功。

4、澀精止尿遺精、尿頻都是腎虛所致,山藥補脾的同時,還能補腎,提前吃點山藥,可以防患於未然,對冬季易加重的上述疾病大有好處。吃法簡單,不拘量,常服之。

5、固澀止帶婦女白帶增多,無色無味者,可常吃山藥以冶之。山藥有很好的健脾化濕、固澀止帶功能,不論是脾虛帶下還是腎虛帶下,長食山藥壹定奏效。

6、潤膚祛燥山藥能生津潤燥,有滋養皮膚、毛發的功能,故有美容作用。秋季皮膚極易幹燥,使人毛發枯槁,容顏失華,因此多吃山藥,能潤澤皮膚和毛發。可以用山藥500克煮粥,早晚常喝。

不論男女 山藥都是滋補佳品!

山藥的模樣貌不驚人,土褐色的外皮,外形呈較細的圓柱狀,肉白而堅,咀嚼時口感微酸發粘。不過“藥不可貌相”,據古籍記載,多食山藥有“聰耳明目”、“不饑延年”的功能,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而民間也流傳山藥對於調理生理能力、病後虛弱體質、婦女產後調養,小孩強健體魄都有顯著效果,因而被稱為“食物藥”。

山藥

祖國醫學認為,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並且對肺虛咳嗽、脾虛泄瀉、腎虛遺精、帶下及小便頻繁等癥,都有壹定的療補作用。而蓮藕中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礦物質,所以具有補血、助眠、清涼退火、止血散淤等功效,而且由於蓮藕在人體內產生的綜合作用,還可以對消除神經疲勞,自律神經失調、更年期障礙失眠等癥狀的恢復有所幫助。

山藥有健脾、除濕、補氣、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山藥含有可溶性纖維,能推遲胃內食物的排空,控制飯後血糖升高。

還能助消化、降血糖。用於糖尿病脾虛泄瀉,小便頻數。

控制進食欲望

作為高營養食品,山藥中含有大量澱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choline)、尿囊素(allantoin)等。其中重要的營養成分薯蕷皂,是合成女性荷爾蒙的先驅物質,有滋陰補陽、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而新鮮塊莖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質、消化酵素等,可預防心血管脂肪沈積,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

更值得壹提的是,山藥對於MM們而言,更是壹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食用後就會產生飽脹感,從而控制進食欲望。其次,山藥本身就是壹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會有發胖的後顧之憂。

保存並不難

新鮮山藥容易跟空氣中的氧產生氧化作用,與鐵或金屬接觸也會形成褐化現象,所以切開山藥最好用竹刀或塑料刀片,先在皮上畫線後,再用手剝開成段。切口處容易氧化,可以先用米酒泡壹泡,然後以吹風機吹幹,促使傷口愈合,再用餐巾紙包好,外圍包幾層報紙,放在陰涼墻角處即可。

山藥別名又稱淮山、山薯、薯蕷。據《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性味平、甘、無毒,有益腎氣、強筋骨、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治泄精健忘等功效,是壹種上等的保健食品及中藥材料,在東南亞壹帶自古被廣泛地作為醫療食補之材。

==========================

藥 名:山藥

拼 音:SHANYAO

英文名:Common Yam Rhizome Winged Yan Rhizome

來 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幹燥根莖。

功 效:健脾,補肺,固腎,益精。

主 治: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

性味歸經:甘,平。①《本經》:“味甘,溫。”②《別錄》:“平,無毒。”③《藥性類明》:“味甘,性涼而潤。”④《藥品化義》:“生者性涼,熟則化涼為溫。”

入肺、脾、腎經。①《湯液本草》:“手太陰經。”②《傷寒蘊要》:“入手、足太陰二經。” ③《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陰經血分,兼入足少陰經氣分。”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用藥忌宜:有實邪者忌服。

藥物配伍:①《本草經集註》:“紫芝為之使,惡甘遂。”②《湯液本草》:“二門冬為之使。”配黃苓,補中益氣、補氣生血;配茯苓,健脾益氣;配扁豆,補氣健脾;配甘草,養陰生津;配牛蒡子,滋陰健脾;配芡實,健脾益胃;配蓮子,養心健脾;配女貞子,健脾止瀉;配炒白術,燥濕健脾。

別 名:薯藇、署預(《山海經》)、薯蕷、山芋(《本經》)、諸署、署豫、玉延、修脆、兒草(《吳普本草》)、薯(《山海經》郭璞傳)、山薯(《別錄》)、延草(《兼名苑》)、王芧(《雜要訣》)、薯藥(《清異錄》)、淮山藥(《飲片新參》)、蛇芋(《浙江中藥手冊》),野山豆(《江蘇植藥誌》)、山板術(《廣西中藥誌》)、白苕(《四川中藥誌》)、九黃姜、野白薯(《湖南藥物誌》)、扇子薯、佛掌薯(《藥材學》)、白藥子(《杭州藥植誌》)

處方名:山藥、懷山藥、淮山藥、炒淮山藥、幹山藥、生山藥、鮮山藥、炒山藥、毛山藥、淮山、山藥粉、署預、薯蕷

處方中寫山藥、懷山藥、淮山藥、幹山藥均指生山藥。為原藥材潤透切片。鮮山藥為山藥鮮品去皮後入藥者,偏於養陰、生津、止渴。

炒山藥為幹山藥片用麩炒至微黃,略帶焦班入藥者,偏於健脾、止瀉、固精。

商品名:懷山藥:又名淮山藥。為產於河南省溫縣、博愛、孟縣、沁陽、武陟壹帶(舊時懷慶府)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藥材。

毛山藥:又名毛條山藥。為采挖後洗凈泥土,刮去外皮,曬幹或烘幹之藥材。

光山藥:又名光條山藥。將山藥浸入清水中,至無幹心時取出,用硫黃熏後,再用木板搓成圓柱形,曬幹,打光即成。

方山藥:為山藥加工時切成長方形條狀之藥材。

西超:為產於山西之山藥。

懷超:為產於河南之山藥。

腳板薯:為產於江南(主產於廣西)之山藥。

均以質堅實、粉性足、色潔白、幹燥者為佳。

藥用部位:木植物的藤(山藥藤)、葉腋間的珠芽(零余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現各地皆有栽培。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11~12月采挖,切去根頭,洗凈泥土,用竹刀刮去外皮,曬幹或烘幹,即為毛山藥。選擇粗大的毛山藥,用清水浸勻,再加微熱,並用棉被蓋好,保持濕潤悶透,然後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圓柱狀,將兩頭切齊,曬幹打光,即為光山藥。

拉丁名:藥材Rhizoma Dioscoreae原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炮制方法:山藥:揀去雜質,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為度,撈出稍晾,切片曬幹或烘幹。炒山藥:先將麩皮均勻撒布於熱鍋內,俟煙起,加入山藥片拌炒至淡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山藥片100片,用麩皮10斤)。《本草衍義》:“山藥入藥,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剮去皮,於屋檐下風徑處,盛竹篩中,不得見日色,壹夕乾五分,俟全乾收之,惟風緊則幹速。”

考 證:侯寧極《藥譜》;①《唐本草》:“署蕷,日幹搗細篩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補。此有兩種:壹者白而且佳;壹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②《本草圖經》:“署預,今處處有之,以北都、四明者為佳。南中有壹種生山中,根細如指,極緊實,刮磨入湯煮之,作塊不散,味更珍美,雲食之尤益人,過於家園種者。又江、湖、閩中出壹種根如姜芋之類而皮紫,極有大者,壹拔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於北地者耳。彼土人單呼為?,亦曰山?。”③《植物名實圖考》:“狂風藤,江西贛南山中有之。赭根綠莖,蔓生柔苒。參差生葉,長柄細韌,似山藥葉而長,僅有直紋數道。土人以治風疾。”④章炳麟: “薯蕷壹味,開血痹特有神效,血痹虛勞方中風氣諸不足,用薯蕷丸。今雲南人患腳氣者,以生薯蕷切片,散布脛上,以布纏之,約壹時許,脛上熱癢即愈。”

生藥材鑒定:①毛山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約15~30厘米,直徑1.5~6厘米,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有明顯縱皺及未除盡之栓皮,並少數根痕。質較硬,斷面白色,顆粒狀,粉質。氣微,味甘微酸,嚼之發粘。②光山藥:呈平滑的圓柱形,長10~20厘米,直徑2~4厘米。表面淡黃白色,光滑。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質。氣微,微甘味酸,嚼之發粘。以質堅實,粉性足,色潔白者為佳。主產河南。此外,湖南、湖北、山西、雲南、河北、陜西、江蘇、浙江、江西、貴州、四川等地亦產。壹般以河南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地(古懷慶所屬)所產質量最佳,習稱“懷山藥”。除上述正品山藥外,在少數地區尚有以日本薯蕷diosco-rea japonica Thunb.(長江以南各省多有野生,其塊莖習稱野山藥、土山藥,原植物參見“風車兒”條)、三角葉薯蕷D. Deltoidea Wall.(分布雲南、四川、西藏)等多種薯蕷屬植物的塊莖也作山藥使用。顯微鑒定:(1)薯蕷 粉末:類白色。①澱粉粒單粒多扁卵形,也有類圓形、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8-35μm,長至48μm,臍點點狀、人字狀、十字狀或短縫狀,位於較小端,層紋明顯;復粒稀少,由2-3分粒組成。②草酸鈣針晶束甚大,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長80-240μm,針晶直徑2-5μm,先端稍尖或平截,碎斷面略呈方形。③篩管分子復篩板上的篩域極明顯,排列呈網狀。此外,有具緣紋孔、網紋螺紋及環紋導管,以及少數纖維。(2)參薯 與薯蕷粉末的主要區別是石細胞成片,形狀多樣,壁較厚,多含1-2個草酸鈣方晶;厚壁細胞類方形,壁稍厚,紋孔及孔溝細密,偶含方晶。

中藥化學成分:塊莖含皂甙、粘液質、膽堿、澱粉(16%)、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還含止杈素(d-Abscisin Ⅱ)、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5毫克%)、3,4-二羥基苯乙胺,粘液中含甘露聚糖(Mannan)與植酸(Phytic acid)。日本薯蕷含薯蕷皂甙(Dioscin),其甙元為薯蕷皂甙元,也是薯蕷屬植物塊莖常含有的成分。根莖含多巴胺(dopamine)、山藥堿(batatasine,0.025%)、槭素Ⅱ(abscisin Ⅱ)、膽甾醇(chole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菜油甾醇(camps-terol)、β-谷甾醇;另含遊離氨基酸,以及糖朊(glycopro-teins),水解產生賴氨酸、谷氨酸、絲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此外,尚含澱粉20%-30%、鞣質、粘液質、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粘液中含甘露聚糖(mannan)、植酸(phytic acid )、3,4-二羥基苯乙胺、尿囊素(allantoin)。零余子還含山藥素Ⅰ(batatasin Ⅰ)。

中藥化學鑒定:(1)取本品水提取液1ml,加50%氫氧化鈉液2滴,再加稀硫酸銅液2滴,顯藍紫色。(檢查蛋白質)(2)取本品水提取液1ml,加費林氏試液1ml,水浴上加熱,產生紅色沈澱。(檢查還原糖類)(3)取本品水提取液滴於濾紙上,滴加1%茚三酮丙酮液,加熱後立即顯紫色。(檢查氨基酸)(4)取藥材粉末或切片少許,加濃硝酸1ml,顯鮮黃色。(檢查蛋白質)

回答者:小松博客 - 首席執行官 十四級 1-17 19:20

上面的真多啊要我說啊

1.可以吃啊比如做粥啊很美味的啊

2.可以入藥.固精,健脾止瀉

3.由於山藥還含有壹些綠色蔬菜的成分啊是唯壹的壹種食物==既可以當作糧食也可以有蔬菜的營養啊

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啊妳可以看上面的啊

呵呵!!!!!!!!!

回答者:什麽呀神醫 - 童生 壹級 1-17 19:35

山藥燉排骨湯對胃有好處

回答者:xioxi - 助理 二級 1-17 19:36

山藥還有很高的醫用價值,常作滋補壯陽入藥。其性平味甘,具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功效。《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稱山藥有“補中益氣力,長肌肉、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益腎氣”等功效,“久服能使耳目聰明”。近代醫學研究證明,山藥不僅含有澱粉、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礦質元素,還含有粘液質、皂甙、尿囊素、膽堿、精氨酸、澱粉酶等成分,補腎固精等功效。適用於氣虛衰弱、食欲減退、肢體疲乏、慢性咳嗽多痰、遺精,小便頻數、消渴及婦女白帶旱災多等癥。並可供給人體大量的粘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沈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減少皮下脂肪沈積,避免出現肥胖,是人體健美、長壽的優良食品。

參考資料:

在網上查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