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馬南邨《不要秘訣的秘訣》。
1、原文
“我們現在提倡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主張古代讀書人卻沒有膽量提出。”
2、解釋
精華: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壹類的東西,喻指無用之物。
吸取事物中最好的東西,舍棄事物中壞的,無用的東西。
擴展資料“精華”和“糟粕”,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兩種不同的理解。
壹種是實體性的,壹種是價值性的。
實體性的含義,是把“精華”和“糟粕”當作是傳統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種文化現象本身固有的性質,認為其中有壹些東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華”。
另壹些東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華就是精華,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們存在,就是從來如此,不會改變;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把它們壹壹找出來,“精華”好好保持,將“糟粕”剔除。
價值性的含義,是把“精華”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現象在現實條件下的意義和作用,即以我們現在的生存發展為標準,去看過去留下來的東西是好是壞。
這裏暗含的壹個前提是,不認為哪些現象的好壞意義是從來如此、固定不變的,而是承認好壞本質上都因人、因時而易。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客觀地看待過去的東西,而重點是從人和社會的現實發展出發,對它們加以選擇和改造。
這兩種不同的含義和理解之間,表現出哲學思維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別。前壹種理解比較簡單直觀,因此在人們的看法中比較常見,代表了壹種傳統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著很大的疑點和誤區。從理論上說,後壹種理解比較符合實際,比較深入和合理。
百度百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