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研究《論語》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總體思路和相對穩定的教學模式。具體地說,孔子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註重趣味性,分層優化
孔子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相當高明的,他明確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如果妳在中國人之上,也可以口頭上談。中國人以下,不能口頭說。”(第191章。選自山西古籍出版社《讀論語》,下同。)這種觀念在教育領域依然傳承。雖然不盡如人意,但相信以後會逐漸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
那麽,在學習上,什麽是“高於壹般人”,什麽是“低於壹般人”?孔子也說:“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第184章)看來興趣應該是區分其水平的第壹要素,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第二要素。通過這種區分,學生的興趣、愛好、天賦等差異相對符合他受教育的實際情況,更容易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對他進行教育,更容易、更經濟地發揮教育的優勢,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種做法遠比壹刀切的教育更適合學生的發展和提高。
有句老話講的是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妳可以控制他的身體,但妳控制不了他的心。只要他感興趣,他願意做,他愛做,妳不能阻止他關心和投入。另壹方面,如果他不感興趣,無論妳如何努力,他都將“心在,漢在”,讓妳束手無策——可見,興趣是教育成敗的重要條件。有興趣,就會敬業,就會癡情,就會投入,就會願意努力,願意累。因為投入,所以沒有分心;因為我願意,我會通過勤奮取得驚人的成就。沒有興趣,很容易累,很容易放松。事情自然是可以做的,也可能做得很好,但總是很平庸。幾乎不可能做出成績或者出類拔萃。換句話說,只有在興趣作為驅動力的條件下,才能談教育的效果;無趣的教育要麽產生平庸,要麽產生愚蠢。
可見,興趣之於教育,猶如源頭活水,奇諾莫托。這啟示我們,作為教師,關註學生的興趣,調動和培養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沿著興趣發展,遠勝於強迫他們去死。
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師與其說是園丁,不如說是眼光獨到的伯樂。
第二,把握特點,對癥下藥
因材施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的精髓,也是這壹思想得以實施的保證。它不僅應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特色,而且應該是有效培養學生的捷徑。在這個問題上,孔子的教育方法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具體來說,同壹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因人而異:
●張子問政治,玉子說“孜孜不倦地生活,忠實地做。”(第473章)
●魯茲問政,孔子曰:“先苦幹。”請受益並說:“永不厭倦。”(第472章)
●居之父,問政。子曰:“欲速則不達——欲速則不達,成不了大事。”(第449章)
●仲宮被姬家殺,問政。子曰:“先為師,赦未成年,養人才。”
他說:“妳怎麽知道壹個有才華的人,怎麽去做?”
子曰:“如妳所知。什麽妳不知道,什麽人放棄?”(第484章)
●子貢問政,子曰:“食足,兵足,民信。”
子貢曰:“吾得去,孰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