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最早出自陳繼儒的《安得長者言》。最有名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
出自明?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張岱這個人屬於開明紳士壹類的,這話十有八九是引用別人的。在古籍中,也有這樣解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如清代褚人獲小說《隋唐演義》第三十七回:“…才(學)何必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嘆為有才無德,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隋唐演義》雖然是小說,但這壹論述,還是頗有見地的。不過,近年有學者認為,此言被誤解了。“無才”之“無”,並非有無的“無”,而是指本有而視若無。如說某人達到“無我”境界,我並非不存在,而是指“視若無”。所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含義是:雖然有才,但從不炫耀,這才是女子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