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古字寫作“灋”,最早見於金文。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組成,“水”代表執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是古代傳說中壹種能明辨善惡是非的神獸,楊孚《異物誌》記載:“東北荒中,有獸名獬,壹角,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原文
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
法,今文省。
佱①,古文。方乏切(fǎ)
註釋
①佱:王筠《說文解字句讀》:“從亼會意。亼者,集也。”
譯文
刑法。(法律)像水壹樣平正,所以從水,“廌”是用來抵觸不正直的壹方的神獸,使不正直者離開它,所以從廌、去。
法,今文字,是灋的省略。
佱,是古文字。
說文解字註
(灋)刑也。
刑者,罰辠也。《易》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引伸為凡模笵之稱。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笵者,法也。土部曰。?者、鑄器之法也。
平之如水,從水。
說從水之意。張釋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
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
從廌去。下廌字今依韻會補。此說從廌去之意。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惡也。方乏切。八部。
(法)今文省。
許書無言今文者。此葢隸省之字。許書本無。或增之也。如艸部本有?無折。
(佱)古文。
擴展資料
具體釋義:
1、名詞
①體現統治階段的意誌,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用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範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
②方法;方式。
③標準;模範;可以仿效的。
④佛教的道理
⑤法術,即用念咒、畫符等制敵或驅邪的迷信手法。
2、形容詞
〈文言〉合法的
例句:《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
3、動詞
①〈文言〉仿效;效法
例句:《周易·系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
②〈文言〉通“廢”(fèi),廢棄。
例句:《管子·侈靡》:利不可法,故民流;神不可法,故事之。
4、量詞
法拉的簡稱,壹個電容器充以1庫侖的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特,電容就是1法。
百度百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