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華”和“夏”分別是指代著什麽?
中國號稱華夏。華夏二字源於何處?現代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各無華夏條。而《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華夏(Hua Xia)條目為:“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公元前2100-前770年黃河中下遊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長期相處,逐漸形成華夏族。” 《辭海》華夏條為:“中國古稱華夏。 《左傳.定公十年》 (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疏:‘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壹也。’《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由此可知華夏之稱早於春秋,先於中國。然而由左傳引文可見,華為榮,夏為大等解釋均為不妥。這似乎只是中華成為泱泱大國以後的望文生義。我認為,華夏應類似炎黃,源於實體,並非形容詞。夏應源於中國歷史上的第壹個王朝,夏朝的名字。正如陰歷又名夏歷,據說因為夏朝就已經采用此歷。華先於夏,與夏並稱,故來源應相似。遍閱辭源、古典,華應該源於中華始祖伏羲的故土,華胥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