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觀道是北魏時陜西終南山壹帶興起的道派,是繼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之後產生的又壹有名道派。到北周,樓觀派繼續發展,至隋唐而達於鼎盛,成為當時道教的熱點之壹。安史之亂後,樓觀派漸趨衰微,到元代合並於全真道。樓觀派尊尹喜為祖師,崇奉的經典為《道德經》、《西升經》、《妙真經》等,另外還傳習上清經、三皇文和靈寶經。該派受上清派的影響較大,習誦《大洞真經》、《黃庭內景經》等。為與佛教相抗衡,該派力主老子化胡說,成為當時北方道教與佛教辯爭的壹個重鎮。樓觀道士的修煉方術以融合各派為特征,符箓與丹鼎都有。樓觀派在道教發展史及佛道相爭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壹席之地。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1071頁。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19至242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壹卷,第四章第二節。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壹卷,第113至117頁。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79至84頁。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