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在《黃帝內經》中又稱“不得臥”、“不得眠”、“目不瞑”,是由於心神失養或不安而引起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壹類病證。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失眠在臨床雖不屬於危急重病,但睡眠的過程對於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由於睡眠時間的不足或睡眠質量很差,醒後會出現神疲乏力、頭暈頭痛、心悸健忘及全身無力等壹系列癥狀,會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長期的頑固性的失眠,還會使人們形成對安眠藥物的依賴,久而久之,惡性循環。易患藥源性疾病。臨床上若發揮中醫藥的優勢,通過中醫“審因查機”,針對病因病機治療,則會避免上述隱患,並可使失眠的病癥得到根本的治療。
失眠在《黃帝內經》壹書中多次出現,並初步形成了關於失眠的理法方藥的壹套較為系統的理論,該書主要從陰陽氣血方面究其病因病機,針對病因病機辨證用藥。在臨床中對失眠的治療尤其是頑固性失眠的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