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著名書法家是歐陽洵、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他們的四種字體代表是:歐體、顏體、柳體、趙體。
1、歐陽詢(557年-641年)
歐陽詢是唐代書法家,也是初唐四大家之壹。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又稱歐陽詢為“大歐”。他的楷書字體,成為後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對象。由於他的相貌平平,也被人戲稱:其書高顏值,其人似只猴。
2、顏真卿(709年—784年)
顏真卿是唐代書法家以及政治家。他被譽為“書法革新家”,其最大的成就在於擺脫了中國書法的秀雅,創立了壹種渾厚飽滿的書體,字體寫的渾厚飽滿,氣勢大方。書法藝術和其他普通藝術不同,需要多看多讀多品多練,才能全方位體會書法大家們的作品妙處。
3、柳公權(778年—865年)
柳公權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他的字體和其他唐楷名家最大的區別就是骨力,雄性氣息非常強硬,筆畫非常放縱,他的字和李北海的行書很相近,雄性荷爾蒙旺盛。
柳體是壹個很特殊的字體,似乎只是為了碑刻而寫的,近似於美術字,遒勁雖遒勁,美雖美,但是這種筆法很難運用到自己的書寫中去。
4、趙孟頫(1254年—1322年)
趙孟頫是元代著名書法家,不談繪畫,單單論書法,中國書法史上,論全面,趙孟頫是第壹位,也是名聲最大,影響最大,藝術成就最高的。上承晉唐、下開明清, 影響了壹代又壹代的書家。
曾經有人這麽評價趙孟頫,壹條藝術道路的終點,開啟了另壹條藝術道路的起點。趙孟頫是中國書法史上壹位舉足輕重的書法家,歷史上諸家對趙孟頫的評價不壹,錯綜復雜。
入清之後,因為乾隆帝對趙體書法的推崇,趙體書法風靡壹時,甚至影響到了當時的刻書業,成為了司空見慣的“印刷體”。
擴展資料:
圓筆書法的開創者:顏真卿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壹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
他的書法,以楷書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書所寫之碑,端正勁美,氣勢雄厚。他生於楷書流行之際,與王羲之之典型相對,導開書法新風氣。
他的正書,向以博厚雄強著稱,“鋒絕劍摧,驚飛逸勢”,以顏世家廟碑為代表;至於摩崖大家,氣勢磅礴,以大唐中興頌最著;至最高境界,表現沖和淡遠之韻致者,則推李玄靖碑。
行草道勁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為第壹。顏真卿被使用圓筆的書法家奉為開創者。他和使用方筆的王羲之,都對後世產生既深且遠的影響。
百度百科-楷書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