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人說好馬能日行千裏是真的嗎?

古代人說好馬能日行千裏是真的嗎?

真的,請看下面的材料:

千裏馬壹詞,最早見於《楚詞·蔔居》:“寧昂昂若千裏之駒乎?”以後中國正史中多次提到千裏馬,如《史記·趙世家》:“繆王日馳千裏馬,攻徐偃王大破之。”

千裏馬的字面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能夠日行千裏,夜行八百”的良馬。

歷來人們大多認為,千裏馬泛指壹般好馬。所謂“千裏”只是個虛數。因為現代人誰也沒有見過壹天能跑500公裏的馬,然而古代人卻在古籍文獻中多次提到他們的千裏馬實實在在跑出千裏距離。看來問題主要出在“千裏”這個長度上。

據考證,周朝時代的1華裏折合現代長度只有298.65米,1000華裏就是現代的298.65公裏。如以壹個白晝12小時計算,平均每小時只需跑完24887.5米即可。對於馬來說,這是極慢的速度,僅僅與“快走”差不多。

實際的長途行進,不可能連續不斷的跑上12個小時,而是用某種“中速”。比如,每秒鐘行進10米,每小時行進36公裏。那麽,用8個多小時跑完千裏路程,其余3個多小時用於途中的吃喝休息,應該說是符合邏輯的事情。

由此可見,千裏馬跑的並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麽飛快。事實上千裏馬只是具有非常持久耐力的良馬。

那麽,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這樣的良馬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知道,古代蒙古大草原,綿亙萬裏,水草極為豐美。在如此遼闊的原野上,不但生棲著野馬、野牛、野養等各種食草動物,還生活著老虎、豹子、豺狼等食肉動物。在這個生態平衡、相互依存的環境裏,虎狼們的追殺逼迫著野馬加快自己的奔跑速度,形成妳快我也快,快勝慢汰的進化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