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數九,這還是第壹次 聽說。《夜航船》這段“夏至數九”,真讓我開眼界了。以前,我們只知道冬季數九,是冬至開始數吧。怎麽夏至開始也數九呢?人們常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是指夏天的“三伏”天最熱,冬天的“三九”天最冷,是最考驗人的時候。現在,夏至數九,也說得比較詳細: 壹九和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飲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頭帶黃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壹,家家打炭墼。
冬天的數九,是這樣的: 壹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 這"九九"之說,早在南北朝時就有了。當時中國民間從冬至日數起,到九九八十壹天,寒冷的日子就過完了。而這《九九歌》大約起源於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中國民間流行時,卻有不同的版本,內容及詳略均不同。明代《五雜俎》記載了當時《九九歌》的壹種說法:" 壹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指大風吹籬笆發出很大的響聲,觱篥bìlì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樂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內睡覺卻像在露天睡覺壹樣冷);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納擔頭擔(指天熱了,脫掉衣服擔著);八九七十二,貓犬尋陰地;九九八十壹,犁耙壹齊出。 "這壹說法較為詳盡。
這夏至數九的九九歌,也有不同的版本: 壹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二九壹十八,脫冠著羅衫;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滴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半夜蓋夾襖;九九八十壹,家家打煤基;九九加壹九,已經過中秋。
民間把這夏至九九、冬至九九,稱為“熱九九”“冷九九”。“熱九九”“冷九九”描述了半年的氣候變化。下面這個九九歌,結合歷史事件,讀來更為有趣——
頭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萬物生,堯湯舜禹傳桀事,武王伐紂列國分。
二九朔風冷難當,臨潼鬥寶各逞強,王翦壹怒平六國,壹統江山秦始皇。
三九紛紛降雪霜,斬蛇起義漢劉邦,霸王力舉千斤鼎,棄職歸山張子房。
四九滴水凍成冰,青梅煮酒論英雄,孫權獨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屬晉公。
五九迎春地氣通,紅拂私奔出深宮,英雄奇遇張忠儉,李淵出現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漸長,咬金聚會在瓦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瓊敬德保唐王。
七九南來雁北飛,探母回令是彥輝,夤夜母子得相會,相會不該轉回歸。
八九河開綠水流,洪武永樂南北遊,伯溫辭朝歸山去,崇禎無福天下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