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年底,《白鹿原》出版。書中對性毫不諱言的描寫、對歷史忠實的刻畫,壹時間成為熱潮,《白鹿原》洛陽紙貴。現在不少讀者還老不正經的說:?這是我的啟蒙書?。
作者陳忠實自己也說,要?不回避?、?撕開寫?、?不做誘餌?。當年評茅盾文學獎的時候,不少風氣未開的老專家忌諱莫深,書中大量關於性的描寫成了障礙,後來還是個別專家力排眾議,《白鹿原》這部經典的作品才最終獲獎。
如今,白鹿原的銷售量已經突破了200萬冊,再加上改編的電視劇、電影的影響,《白鹿原》可視為現當代出版界的壹個神話。
2006第壹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之時,陳忠實以45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這是對壹個嚴肅作家,最好的回饋。絕大部分讀者並不知道的事情是。在寫書那會兒,陳忠實交不起孩子的學費,貧窮的壹度想要養雞。
1988年夏天,陜西壹個偏遠農村中裏,坐著壹個年近五旬的大爺。與同村同齡人不同的事情是,這位大爺壹直坐在壹個圓桌上,悶頭寫著字兒,寫的也不快,壹天也就兩千字上下。這位大爺叫陳忠實,1982年後成為專職作家,他圖個清靜,專門回到鄉下的老屋中創作,但實際上創作條件並不是特別好。
三伏天,屋裏近40度的高溫,陳忠實滿頭大汗,無心寫作。讓他被迫的停筆兩個多月。
從1988年到1989年元月,近10個月的時間陳忠實碼完了40萬字的草稿。陳忠實後來回憶,?這大約是我專業寫作以來寫作量最大的壹年,也是日量最大的壹年。?
實際上這部作品已經準備了兩年的時間,自1986年起,陳忠實壹步壹個腳印,走遍了藍田、長安、鹹寧三個縣,翻遍了當地的歷史,和?禮儀之民?打交道,收集素材。後來草稿寫完之後,又花了3年時間修改,壹直到1992年3月才結束
總計5年時間的寫作,在經濟上就給陳忠實帶去了莫大的壓力。雖說作為陜西省副主席,但他壹個月的收入也只有150元錢,當年人均收入差不多有160元上下(當時有人叫他掛個文職,陳忠實回罵:?妳懂個錘子!?)。
陳忠實回到老家寫作的時候,妻子是非常不理解他的,甚至還奚落他?妳不如去開養雞場,還可以吃幾個雞蛋,十年寫出什麽了,沒壹點成果。?陳忠實也可能帶著點氣話,他說:?這事兒弄不成,咱養雞去!?
1991年臘月25日下午,陳忠實描上了《白鹿原》的最後壹個標點,那是省略號的第六個點。但他也只是在河邊抽了根煙、在火爐旁吸溜了壹碗面,聊以慶祝。他說那是幾年來,吃的最從容的壹碗面條。
那個年代的許多作家,幾乎都經歷了這壹段清貧的歲月。他們的作品都是熬心血,熬幹了熬透了,熬出來的。
很遺憾,陜西自此少了壹個養雞的文人、少了壹個村夫。
《白鹿原》問世之時,最先受到震驚的是同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兩個編輯高賢均和洪清波在火車上看完《白鹿原》,用四個字概括:?開天辟地!?
當然,更令他們震驚的事情,是陳忠實的轉變。
在《白鹿原》之前,陳忠實並沒有壹個令人滿意的作品,達到?人生的巔峰?,是壹個特別突然的事情。
雷達在1993年白鹿原時說:?在閱讀《白鹿原》的整個過程中我強烈感到,原先的陳忠實不見了,壹個陌生的大智若愚的陳忠實站到了面前。他在什麽時候悟了?道?,得了?理?,暗暗參透了物轉星移、玉龍變化的奧秘??
15年後的2008年,雷達照樣說:?他在寫《白鹿原》之前跟之後是判若兩人。陳忠實突然得道了,他以前寫的作品也不錯,但是無法跟《白鹿原》相比。?
之前,陳忠實寫的作品也有許多,還拿了壹些獎。 他們中的許多文學形象被照搬到了《白鹿原》,但關於?性?的描寫寥寥,人物的歷史形象也多有呆板。
陳忠實自己之前的作品連他自己都不滿意,盡管坐上了陜西省作協副主席的位置,但他依然感受到莫大的焦慮。
在1985年11月剛寫完《藍袍先生》的時候,他就萌生了創作《白鹿原》的欲望:?(當時)劃算著粗略的寫作計劃,寫成正式稿時可能就接近50歲了,記不清哪壹天意識到生命短促的心理危機,幾乎壹生纏繞於心的文學寫作,還沒寫出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於是乎?引發出我對以前創作的自我反省,不是因為社會等外部世界的刺激而迫使發生的,更非文學界評價高了低了誘導發生的,純粹是由生命年輪即將碾壓過五十大關時幾近悲壯的輪聲催發出來的。?
也就在1986年,小他7歲的路遙發表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震動文壇,也引起了陳忠實莫大的焦慮,頗有壹種?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根本不想死在沙灘上?的感覺。
人說五十知天命,五十歲的人可能大多對命運,也估摸著快退休了,對事業也斷然失去了動力。但陳忠實卻在臨近五十大關,感到了人生莫大的悲哀,由這種悲哀轉化為巨大的動力。他給這本書定了個目標:?壹本死時可以墊棺作枕的書?。
後來想想,絕對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小說的扉頁,陳忠實?忠實的?引用了巴爾紮克的原話:?小說是壹個民族的秘史。?作為壹個歷史學研究生,我常常和人辯論文學和歷史的差異,但在白鹿原裏我卻能找到交集。
雷達曾經評價陳忠實?他既在批判,又在贊賞;既在鞭撻,又在挽悼;他既看到了傳統文明的路障,又對傳統文化人格的魅力依戀不舍。?
新聞筆?有壹種思維:將美好的聚攏,妳可以贊揚;將悲哀的聚攏,妳可以痛罵。但這些,都不是真實、不是歷史。換壹個大家聽得懂的話,其實許多現當代作家都和方方之流壹樣(或者說方方代表了許多那個年代的作者),他們都是半邊人。他們只是將歷史的壹個側面,選擇而後誇大。這也是我這個學歷史的,本質上並不愛讀當代文學的最重要原因。
《豐乳肥臀》號稱將百年的苦難集中到了壹個母親的身上,而《白鹿原》則是將百年的真實,安放在這個渭河平原這個小村莊裏。
作為地主的白嘉軒熱愛勞動,他和長工鹿三的關系,沒有壓迫和被壓迫,而是通過壹個?義?,緊緊的聯系在了壹起。但他仍然愚昧、腐朽,連娶7任老婆,將他們視為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他用?禮?維系鄉土社會,卻又用?禮?化為利刃,殺害了田小娥,還將其鎮在了塔下。
田小娥通過?性?這個工具沖破了封建的牢籠,即?以性為槍,像飛蛾投火,只身撲向猙獰的封建家族專制文化壁壘,死不屈服。?但田小娥最後竟然溺於此道,連陳忠實筆下也多有不客氣,將她寫成了壹個妖媚且不節制的蕩婦。
書中更是有經典的拋硬幣決定白靈和鹿兆海投奔何方的場景,十足的體現了當時時局的復雜。
人性並非簡單的善惡兩叉判斷,不是前期的臉譜化、亦不是後來單純的反著寫,而是像擰麻花壹樣糾結在壹起。
當然,這樣客觀而真實的小說,是得不到海外讀者和學者的青睞的,陳忠實本來長期就是公門中人,更是被不少外國人誤解。有西方的學者說?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說的技巧來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陸當代最好的小說之壹,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並不遜色。?雖說《白鹿原》有拿諾獎的水平,但實際上陳忠實壹個外國獎項也沒拿到,如今連外文版都沒有。
其實這也沒關系,我們長期以來就是不受人理解。凡是加強刻板印象的作品,在海外銷路都十分通暢,但《白鹿原》這是我們自己的歷史,應該由我們自己來傳承和保護。由此,給大家鄭重的推薦《白鹿原》原作,38元不過壹頓飯錢,就可以品讀我們這個民族真實的歷史;看過電視劇和電影的朋友,也可以放在家中做陳列,時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