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避諱舉措有哪些介紹如下:
第壹種是改字法
改字,顧名思義,就是對君王和他所要求尊敬者的名改用其它的字來代替。這種方法是古代避諱最為常用的方法,也正是由於這中避諱方法的盛行,使我們閱讀古籍的時候產生了很大的障礙,有很多古籍中出現的人名、地名都要分辨哪個是什麽時候改的,什麽時候又改了回去。
秦始皇名“政”,為了避秦始皇的諱,當時的“正月”都會改為“端月”,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發掘的秦簡之中,有壹批叫《語書》的竹簡,其中凡是遇到“正”字,都會寫成“端”字。這顯然也是為了避諱秦始皇,可見在秦朝時期避諱就已經很嚴格了。
到了漢代,為了避漢高祖劉邦的諱,將“邦”字都會改為“國”字,“邦”和“國”算是同意互訓字。在漢景帝劉啟的時候,為了避“啟”的諱,通常會把“啟”字改為“驚”,我們熟知的二十四節氣之壹的“驚蟄”原本在《左傳》中是被稱為“啟蟄”的,就是為了避這個諱,被改為了“驚蟄”。
東晉的時候,為了避晉文帝司馬昭的諱,當時人把王昭君改成了“王明君”,曾廣為流傳的《昭君》曲,成為了《明君》曲。
我們所熟知的嫦娥,在《淮南子》及《史通.采撰》中都是被稱為“姮娥”,但是到了宋代,為了避宋真宗趙恒的諱,在《文選.月賦》中被改為了“嫦娥”。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寫下了“江州司馬青衫濕”的詩句,都知道“司馬”是白居易的官職,但這個“司馬”的官職和之前朝代的“司馬”並不壹樣,它是由“治中”這壹官號改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諱。
第二種是空字法
所謂的空字法,就是不寫避諱的字,而直接寫成“某”或者“□”。在《說文解字》中,對從光武帝劉秀及之後五位皇帝的名字,都采用空字法,直接寫為“上諱”兩個字。
在唐朝時期的《隋書》之中,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每遇到王世充的名字都會寫成“王 充”,而後來有的人不是太了解,常有將“王 充”抄寫成“王充”的情況發生。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時候,為了避李世民的諱,將原本的“民部尚書”改為了“戶部尚書”。
第三種是缺筆法
這種方法壹般是對避諱之字的最後壹筆不寫,這種缺筆法是在唐代開始興起的,到了宋朝的時候,極為盛行。在《世語新說》中所有的宋代帝王名諱,都是用的這種方法記載。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國諱”還有壹些“家諱”,在古代的壹些官員士大夫為自己家中的尊者避諱,比如《後漢書》作者範曄的父親名“泰”,他便把“郭泰”改寫為“郭太”。
總的來說,避諱這種情況雖然被古人看為是“尊祖敬宗”的表現,但是也使得很多的古籍變得非常混亂,為古籍的研究造成了壹定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