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簡單的介紹壹下香港中文大學

簡單的介紹壹下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開放分類: 教育、香港、大學、名校、書院制

目錄? 簡介

學校歷史

歷任校長

學校宗旨

辦學特色

使命和願景

學院設置

學校設施

體育設施

面試題目

食堂

住宿

購物

銀行

交通

●校外交通

錄取條件

費用

獎學金

課程結構

內地本科生入學參考資料

體育設施

面試題目

食堂

住宿

購物

銀行

交通

●校外交通

錄取條件

費用

獎學金

課程結構

內地本科生入學參考資料

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ACSB International 認證之商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從2002年起,開始在內地的部分省份招生,近年招生人數不斷擴充,開放省份也逐漸增加。據最新消息,在2007年高考中已經實現了0誌願分類,更加有助於內地學生報考。且香港中文大學為優秀的內地學子提供豐厚的全額獎學金(達50萬港幣),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就讀。每年八萬港幣的學費並非任何家庭都能承擔。

簡介

[編輯本段]

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英文名稱為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CUHK),成立於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學,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並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壹。中大是由新亞書院(1949年成立)、崇基學院(1951年成立)、及聯合書院(1956年成立)組成,及後逸夫書院於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壹實行書院聯邦制的大學。中大現在大多數學系皆有提供中英語課程。有些院系,如醫學院,法律學院、藥劑學院、英文系、語言學系等及大部分新開辦的理學院課程,則是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而近年校方亦加緊強調“中大自創校以來壹直堅持中英雙語的教育方針”。

當年政府為推廣中文教育,特意成立壹所以中文為主要授課語言、中英雙語並重的大學,並撥出沙田馬料水壹個山頭以供建校。它的校園面積為全港最大。

學校歷史

[編輯本段]

* 1957年,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成立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同爭取應得的政府資助及學術地位。

* 1959年,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成為政府資助專上學院。

*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由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合並而成。

* 1965年,教育學院成立。

* 1976年,香港立法局通過香港中文大學改制方案,將中大采取單壹制的行政結構,各書院只管理其各自的資產,其余全部權力,授予大學本部。

* 1977年,醫學院成立。

* 1986年,由逸夫書院成立,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第四個成員書院。

* 1991年,工程學院成立。

* 2005年,開設環球商業本科生課程

* 2005年12月1日,法律學院成立,是香港第三家提供法律課程的本地大學。

* 2006年,開辦法學士本科生課程。

* 2006年,宣布成立晨興書院及善衡書院,校舍設於大學體育館後之山坡,及後更宣布將成立第七所書院,校舍設於聯合書院後面之山坡。

歷任校長

[編輯本段]

第壹任 李卓敏教授(1963-1978年)

第二任 馬臨教授(1978-1987年)

第三任 高錕教授(1987-1996年)

第四任 李國章教授(1996-2002年)

第五任 金耀基教授(2002-2004年)

第六任 劉遵義教授(2004年-)

學校宗旨

[編輯本段]

香港中文大學是壹所高瞻遠矚,充滿活力的國際高等學府。其成立的宗旨,在於(壹)協力於知識的保存、傳播、交流及增長;(二)提供人文學科、科學學科及其它學科的正規課程,其水準當與地位最崇高的大學須有及應有的水準相同;(三)促進中國的民智與文化的發展,藉以協力提高其經濟與社會福利。

辦學特色

[編輯本段]

△融 會 雙 語

香港中文大學獨具遠見,早已提倡以中英雙語、雙文化為教學基礎,貫徹中英語文並重的原則,致力培育糅合中西學術文化和知識的學生。這種匯合中西文化、融和雙語的精神,在大學的帶領下,得到海內外學府的廣泛認同和采用。校內大部分教師曾在世界各地主要大學攻讀或任教,多兼通中、英兩種語文。

△雙 元 教 學

香港中文大學采用「學科為本」及「學生為本」之雙元教學法,學系負責「學科為本」教學,書院則負責「學生為本」教學,並提供學生宿舍。

△多元課程-學科為本

中文大學是壹所不斷發展的大學,開設多項全日制與在職制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大學設有七個學院: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分61個學系,提供54項主修課程及46項副修課程,供全日制本科學生修讀。研究院課程由研究院57個學部開設,計有62項博士課程、150項碩士課程及28項文憑課程。研究院另開設學士後文憑課程。截至2005年3月31日,校內學生人數***17,515名,其中本科生9,434名,研究生8,081名。

為配合社會的急速發展,中文大學亦開辦了不同類型的學系和新課程,法律學院於2004年成立,並將於2006/07年度招收首批法律學士本科生。中文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已連續三年獲Asia Inc雜誌排名為全亞洲第壹位。此外,近年新開辦的課程尚有風險管理科學、保險、財務與精算學、物流及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系統等專修範圍。

△書院制度-學生為本

中文大學是香港唯壹采用書院制度的高等學府。大學原有三所成員書院,分別為新亞書院(1949年創立)、崇基學院(1951年創立)和聯合書院(1956年創立)。1976年12月,政府訂立大學新條例,修改中文大學及各成員書院的組織章程和權責範圍。1986年7月,政府復立法通過中文大學成立第四所成員書院逸夫書院。新書院於1988年開始錄取學生。教師及全日制本科生均分別隸屬四所成員書院。透過提供非形式教育,推展學術及文化活動,書院有助同學的全面發展。

△研 究 稱 譽

香港中文大學鼓勵所有學院從事高素質的研究工作,壹方面鼓勵多元化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另方面不斷爭取卓越科研成就,致力擴大人類的知識領域,為社會各界提供咨詢服務,提高國際聲譽。 大學先後成立了13個主要研究所,方便教師開展跨學科研究,就專門範圍進行深入探討。13個研究所分別為:中國文化研究所、人文學科研究所、亞太工商研究所、香港教育研究所、光科技研究所、信興高等工程研究所、香港癌癥研究所、人類傳意科學研究所、中醫中藥研究所、理工研究所、數學科學研究所、香港亞太研究所、以及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文大學並集中資源於19項重點研究領域,課題包括以計算機輔助診斷、治療和醫科訓練,海洋生物技術,蛋白質學,電子商貿,華人社會教育發展,自動化與機械人科學,納米結構物料,以及香港文化在中國、亞洲及世界的角色。中文大學在這些領域的研究實力已達世界水準,並有極佳的發展潛力。

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更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及康乃爾大學合作,解開了壹個長期懸而未解的謎團-人腦如何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關鍵在於壹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素的蛋白質。研究結果刊於國際權威雜誌《科學》。本研究主要研究員為香港中文大學生理學博士畢業生彭文慧。

近年科技轉移活動日趨活躍,由本校研究人員開發的多項科技,已成功轉移到工商業的實際應用上。截至2004年5月,中文大學及其教員取得世界各地的專利權計有美國27項、歐洲1項、中國內地5項、香港6項及臺灣兩項,範疇包括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制藥技術、醫療技術及材料科學。

△國 際 聯 系

中文大學並以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為己任,多年來不斷開拓,發展及保持與海內外大學、學術機構及政府機構之關系。目前本校是英聯邦大學協會、東南亞高等學府協會、國際大學協會、國際教育歐洲協會,以及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的活躍成員,同時亦為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的會員機構。 中文大學自1965年起至今,已與世界各地逾140所著名學府開展學生交換計劃,包括美國的康乃爾大學及賓夕法尼亞大學,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及九州島島大學,韓國的高麗大學及延世大學,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大學及多倫多大學。2004年有逾400名外地交換學生,從世界各地到中文大學修讀,而中文大學亦有400多名學生到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等地交流。

此外,中文大學又與內地及臺灣、澳大利亞、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墨西哥、新西蘭、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荷蘭和英國等地學府訂有交流協議。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及日本政府曾派遣客座講師蒞校授課,每年又有近千名來自中國各省市的學者來訪,而不少中文大學畢業生曾獲頒獎學金前往該等或其它國家深造。中文大學又獲多個國際基金會如雅禮協會、哈佛燕京學社、亞洲區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富布賴特計劃、日本基金會、偉倫基金會、中英基金及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會等資助,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進修機會。成員書院、學院及學系亦各自建立了廣泛的海外學術聯系,與多個交流夥伴有密切的往來。

中文大學亦經常舉辦國際性的學術會議及研討會,2004年,第二度在中文大學舉行的「全球大學校長論壇」,歷史性地匯集4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著名大學的校長到中文大學,深入討論全球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

使命和願景

[編輯本段]

在各個學科領域,全面綜合地進行教學與研究,提供公***服務,致力於保存、創造、應用及傳播知識,以滿足香港、全中國,以至世界各地人民的需要,並為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努力成為香港、全國及國際公認的第壹流研究型綜合大學,並使建立於雙語及跨文化傳統的學生教育、學術成果及社會貢獻,均保持在卓越水平。

學院設置

[編輯本段]

中大現設有八個學院:文學、工商管理、教育、工程、醫學、理學、社會科學、以及法律學院。八個學院合***63個學系,學生總數為18006人(資料源於30.6.2006統計數據),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732名,研究生7965名,另有其他非全日制學生309名。

學校設施

[編輯本段]

香港中文大學坐落於沙田新市鎮以北的馬料水,面臨吐露港。九廣東鐵的大學站即緊接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占地***壹百三十四公頃,包括超過壹百三十座樓宇,是香港擁有校園面積最大的大學。此外,醫學院除了基本醫學大樓設於本部外,主要教學實習皆集中在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壹的沙田威爾士親王醫院。

圖書館

百萬大道盡頭、大學圖書館外的雕塑“門”,俗稱“烽火臺”。傳說在其中穿過的學生,將會不能畢業。

▲香港中文大學有七所圖書館:

* 大學圖書館(在大學校本部)

* 崇基學院牟路思怡圖書館

* 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

* 聯合書院胡忠多媒體圖書館

* 李炳醫學圖書館(在威爾士親王醫院)

* 建築學圖書館(在王福元樓六樓)

* 利國偉法律圖書館(在田家炳樓三樓及四樓)[2]

▲其它圖書相關設施

o 逸夫書院李和聲自學資源中心 - 位於逸夫書院文瀾堂四樓。提供中外藏書七千本。 讀著可於網上查閱,所有資料可供借用,借還書籍於文瀾堂壹樓詢問處辦理。網上查閱書籍及資料系統。

o 美國研究圖書館(American Studies Library)- 位於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二樓。原屬美國領事館新聞處轄下之美國圖書館。1993年大部分藏書遷移到香港中文大學港美中心,後交大學圖書館系統管理。館藏包括Professor James Meriwether 所贈之威廉福納特藏及美國研究特藏,為亞洲最完備之美國研究特藏。

o 中國文化研究所參考圖書室

o 香港亞太研究所參考資料室 - 位於崇基學院利黃瑤壁樓五樓。提供各式館藏給校內外人士參閱,參考資料總數達48,371份,當中分別有119歸類為“香港專題”及354份歸類為“亞太專題”。惟借用服務只供中大師生,校外人士可以即場使用設施。

體育設施

[編輯本段]

大學體育中心

大學體育中心

夏鼎基運動場

夏鼎基運動場

嶺南運動場

嶺南運動場

香港中文大學有各類體育設施供教職員及學生使用。

□室內場地

* 體育館:大學體育中心、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皆有體育館,均可作籃球、排球、手球或羽毛球活動之用。全部鋪設柚木地板,有空調設備。 另外,逸夫書院設有全校唯壹壹個籃球練習場(位於國茂樓底層),供學生練習之用。

* 健身室:大學體育中心及各書院均設有健身室,設備齊全,並裝有落地大鏡,有空調設備。

* 壁球室:

o 汾陽樓壁球中心:又稱“郭氏壁球中心”***設有六個壁球室,其中壹個更備有看臺。

o 逸夫書院壁球場:***建有三個壁球室。

* 康樂室:大學體育中心及各書院均有康樂室,全部空調,皆可作乒乓球或舞蹈活動之用。

□室外場地

面試題目

[編輯本段]

最好在網站上公布曾向歷屆報考生提出的問題.

* 運動場

o 夏鼎基運動場:裝有泛光照明系統之全天候標準田徑場及標準草地足球場,並設可容納二千人之觀眾席,可供舉行大型活動之用。

o 嶺南運動場:旁設觀眾席之六線煤屑跑道標準田徑場及標準草地足球場,並有半場照明設備。

* 網球場:全校***有十四個全天候網球場,新亞書院壹個、聯合書院兩個、崇基學院兩個,皆於其校園範圍內,而逸夫書院的兩個網球場設於環回北路旁;另外,於大學體育中心外之網球場更設有觀眾席。

* 遊泳池:大學本部有壹個由美國人民捐款興建的五十米標準遊泳池,圖則依據維多利亞公園公眾泳池,附有高臺及壹米彈板跳水設備。

* 兩用球場:逸夫書院第二學生宿舍旁建有壹個籃球排球兩用場。

食堂

[編輯本段]

●學生飯堂

崇基眾誌堂學生飯堂

崇基眾誌堂學生飯堂

香港中文大學有多個學生飯堂,包括:

* 範克廉樓學生飯堂

* 範克廉樓咖啡閣

* 範克廉樓快餐店

* 李卓敏基本醫學大樓小食店

* 崇基學院眾誌堂學生飯堂

* 新亞書院學生飯堂(在樂群館梁雄姬樓)

* 逸夫書院學生飯堂(在國茂樓低座)

* 聯合書院學生飯堂(在張祝珊師生康樂大樓)

* 聯合書院思源文娛中心

* 李慧珍樓咖啡室

●職員飯堂

香港中文大學也有職員飯堂,但非職員也可以光顧:

* 新亞書院雲起軒職員飯堂

* 崇基學院紫荊閣職員飯堂

* 聯合書院聚賢軒職員飯堂

* 逸夫書院涵碧軒職員飯堂

* 範克廉樓教職員餐廳鹿鳴廳

* 大學賓館教職員餐廳

* 蘭苑(位處崇基學院)

* 威爾士親王醫院職員餐廳

* 範克廉樓見龍閣(大學宴客專用)

住宿

[編輯本段]

中文大學逾半學生可獲安排宿位。4所成員書院(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及逸夫書院)***有23幢宿舍,連同6幢研究生宿舍,提供了逾6,000個宿位。學生事務處來港生組轄下的國際生舍堂於2005年啟用,可容納420名本地、非本地及交換生。

購物

[編輯本段]

崇基李慧珍樓地庫的東亞銀行分行

崇基李慧珍樓地庫的東亞銀行分行

香港中文大學內有兩所書店,分別為位於校本部富爾敦樓的大學書店(由辰沖公司營運)及位於崇基學院李慧珍樓的新思維書店;另有壹間“女工同心合作社”、壹間百佳超級市及壹所理發店。大學校方另設“紀念品銷售處”於校本部富爾敦樓。

銀行

[編輯本段]

香港中文大學本部富爾敦樓壹樓設有恒生銀行分行,崇基學院李慧珍樓地庫設有東亞銀行分行及本部範克廉樓設有東亞銀行自動櫃員機(銀通櫃員機網絡)。另外若需要其它櫃員機服務,可前往大學站,車站內分別有恒生銀行、匯豐銀行及中國銀行之自動櫃員機提供。

交通

[編輯本段]

●校內交通

中文大學穿梭校巴

香港中文大學校內有穿梭校巴和穿梭小型校巴,由交通組管理。教學日穿梭校巴不收費,以及有穿梭轉堂校巴行駛;非教學日穿梭校巴學生或教職員收費港幣壹元,其他人士收費港幣五元。穿梭小型校巴壹律收費港幣四元五角,被中大學生稱為“富貴巴”。

中大校內主要的穿梭校巴站包括:大學站、大學體育中心、潤昌堂、馮景禧樓、大學行政樓、五旬節會樓、聯合書院、新亞書院、逸夫書院。

在教學日,有來往逸夫書院和香港教育學院的校巴行駛,英文研究與教育(中大和教院合辦)的主修生可以免費乘搭。非教學日,校巴路線會有所更改。

校巴運行時間為早8:00-11:30

●校外交通

[編輯本段]

·鐵路

九廣東鐵(即京九鐵路在香港境內的延伸,現在為香港主要交通線路之壹)大學站位於崇基學院嶺南體育館旁,為中大主要的對外交通。

·巴士

中大附近***設有三個九巴巴士站,包括東鐵大學站旁的巴士總站,和位於大埔公路的中大正門站和崇基學院校門站。現***有8條路線途經中大:

* 70 上水 <-> 佐敦(匯翔道) (經大埔公路)

* 72 太和 <-> 長沙灣 (經大埔公路)

* 72A 大埔工業邨 <-> 大圍站 (經大埔公路)

* 73A 彩園 <-> 愉翠苑 (經大埔公路)

* 74A 太和 <-> 觀塘碼頭 (經大埔公路)

* 87K 大學站 <-> 錦英苑 (循環線)

* 272K 大學站 <-> 香港科學園 (循環線)

* 289K 大學站 <-> 富安花園 (循環線)

·小巴

於大學站旁的巴士總站***有2條專線小巴線(分別為:807K及28K)開往井頭及沙田(白雅汀街),另有紅色小巴途經大埔公路往上水、深水埗、佐敦等。

錄取條件

[編輯本段]

香港中文大學的內地招生計劃分設文、理、工、商四個學科門類,文科類包括文學院、社會科學院及法律學院;理科類為理學院;工科類為工程學院;商科類為工商管理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只招收普通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設置分“獎學金基礎班”、“文科基礎班”,“理科基礎班”、“工科基礎班”及“商科基礎班”五項。“獎學金基礎班”已包括文、理、工、商基礎班,獲錄取學生可於入學時選擇其中壹學科門類。

考生統考成績應達到本科壹批高校錄取控制分數線,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學提檔要求的情況下,香港中文大學依據考生高考成績擇優而錄。

考生報考的外語語種必須為英語,以 150 分為滿分計算,自費生的英語成績須達 120 分或以上。獎學金基礎班的成績要求較高,須達 130 分或以上。

獎學金基礎班只錄取以香港中文大學為第壹誌願,並以獎學金基礎班為第壹專業誌願的考生。非獎學金基礎班只在壹誌願錄取後仍有剩余名額的情況下才考慮其後誌願,但不設高校誌願分數級差或專業誌願分數級差。

考生高考成績外的加分,若省級招生辦公室在投檔時已將分數計入提檔總分內,則予以考慮。香港中文大學在調閱考生檔案時,將依據招生辦公室所提供的電腦排序提檔總分處理。

同時選擇獎學金及非獎學金基礎班專業誌願的考生,倘成績未能達至獎學金班的錄取線,中文大學將考慮其非獎學金班專業誌願,按其高考成績擇優而錄,不設專業誌願分數級差。

本校預留若幹機動名額。大學可根據生源情況及考生成績,在個別省/市/自治區對招生計劃進行適量調整及確定提檔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