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黃帝內經> 樂天知命,故不憂.周易>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秋胡戲妻> 每想病時則塵心漸減,常防死日則善念自生.傳家寶>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壽世保元> 富甚足憂煩,貧甚多饑餓.要於貧富間,知足隨緣過.擬寒山詩> 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黃帝內經> 食不厭細嚼,飲不厭細呷.壽世青編> 春夏秋冬歷壹年,稍知調護自無愆.安然無病稱真福,莫恃身當壯盛年.壽世傳真>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 修心可補相,積善得延壽.自警> 除卻錢財煩惱少,無煩無惱即神仙.醒世恒言> 當歡須且歡,過後買應難.惜歡> 世事勞心非富貴,人間實事是歡娛.老夫> 量力杯盤隨草具,開懷語笑任天真.閑適吟> 雲淡風輕近午天,望花隨柳過前川,旁人不識 予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偶成> 枕上得詩愁健忘,披衣起寫殘燈光.山妻竊笑老何苦,兒輩讀書無此忙.枕上> 世人笑我拙,誰知拙為貴.口拙無是非,事拙無冤對.飯菜充我饑,不想珍饈味.布衣暖我身,不想綾綢被.手拙不出拳,時常攏袖內.腳拙不妄行,邪徑早回避.需擇君子交,不入奸狡隊.心中有主張,外面推聾聵.不管短與長,不管興與廢.呵呵笑幾聲,嘻嘻吃壹醉.日間安穩坐,夜裏安穩睡.行止有天良,俯仰都不愧.學拙歌>。
2. 名人養生詩詞有哪些華佗的養生之道淡薄名利地位,動靜相濟,勞逸適度。
華佗生活於東漢末年三國初期,也是壹個戰爭紛亂,災疫流行的時代,《後漢書?華佗傳》說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說明了華佗的養生有道,名人養生詩詞,華佗是中國醫學史上極富盛名的醫生,有“神醫”之稱,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創史上最早麻醉劑劑“麻沸散”,還創立了著名的養生體操“五禽戲”,可惜死於曹操之手。
孔子的養生之道精神豁達,知足不貪,食居慎節,愛好廣泛。註:孔子生活在戰國時代,那個時代由於醫學落後,物質匱乏,戰亂紛爭,所以人的壽命很短,孔子的壹生也充滿了坎坷,仍以73歲高齡度過了自己的壹生,名人養生詩詞,總結其養生之道,便是這十六字。
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註:曹操這首《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雖然沒有指出具體的養生方法,但卻指出了養生的重要性,文中以長壽的動物為例闡述了生老病死的規律,提出了壽命的長短在養生不在天。
3. 古人養生經典格言有哪些古人養生經典格言:
生從十三:虛、無、清、凈、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
譯文養生之道在於遵從十三條要旨。這就是:心無雜念,恬淡於世事,內心清潔無染,俗念凈除,謹小慎微無過失,寡欲無貪,心柔不逞強,甘作弱者之心,自視不卑不亢,減損太過的言行,知時達務,順四時之變化,秉性謙和,崇尚儉樸。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
譯文心對於人體,如同君主在國中處於主宰地位;九竅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職責壹樣。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竅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條不紊地發揮其作用;如果心裏充滿著各種嗜欲雜念,眼睛就看不見顏色,耳朵就聽不見聲音。所以說心要是違背了(清靜寡欲的)基本規律,各個器官也就會失去各自應有的作用。
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盡天年。
譯文行為正直就不會遭遇禍害,不遭遇禍害就能安享天年。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女色;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要戒鬥毆;等到年老了,血氣已衰,要戒貪心。
誌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無恚嗔之心……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譯文意誌清閑而少欲望,心緒安詳而無懼怕,無怨恨憤怒之心,思想上沒有憂患,以恬談愉快為本,以自得其樂而功。做到這些多可使“形體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壽延年。
4. 古今養生方面的好詩句飲食養生 食不語,寢不言。
―――《論語》春秋戰國孔丘 節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壹頓吃傷,十頓喝湯。
―――諺語 上床蘿蔔下床姜,不用醫生開藥方。―――諺語 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鹹。
―――《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等 五谷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
―――《養生四要》明 萬全 饑不暴食,渴不暴飲。―――諺語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
―――《聖濟總錄》宋官修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食欲少而數,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饑,饑中飽。
―――《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養生膚語》明陳繼儒 谷肉果菜,食養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
―――《素問·五常政大論》 湯泡飯,嚼不爛。―――諺語 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臟腑偏傾,而生其病矣。
―――《素問玄機病原式》金元 劉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誌,以資血氣。―――《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食畢,飲清茶壹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
―――《昨非庵日纂》明鄭宣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語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
―――《嘉業堂叢書》清劉承幹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膏梁厚味有損身體,粗茶淡飯延年益壽。
―――諺語 寒從腳起,病從口入。―――諺語 朝食三片姜,猶如人參湯。
―――諺語 晚上少吃壹口,肚裏舒服壹宿。―――諺語 安谷則生,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耐傷。
―――《養生要訣》明胡文煥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養生四要》明 萬全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養生要集》唐 張湛 凡食物不能廢鹹,但少加使淡,淡則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棟 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飲食乃卻病之良方。
―――《仁齋直指方論》宋 楊士瀛 粥飯為世間第壹補人之物。―――《隨息居飲食譜》清王世雄 飽食即臥,乃生百病。
―――《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壹天三頓粥,郎中朝我哭。 ―――諺語 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諺語 藥補不如食補。 ―――諺語 熱飯冷茶泡,娘做郎中醫不好―――諺語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諺語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 ―――諺語 甜言奪誌、甜食壞齡 ―――諺語 吃饃喝涼水,瘦成幹棒槌 ―――諺語 五谷雜糧多進口,大夫改行拿鋤頭 ―――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 ―――諺語 暴食暴飲易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諺語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諺語 寧吃鮮桃壹口,不吃爛杏壹筐。―――諺語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諺語 飲食講衛生,保妳不生病。―――諺語。
5. 古代養生名句來來。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黃帝內經>
樂天知命,故不憂.<;周易>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秋胡戲妻>
每想病時則塵心漸減,常防死日則善念自生.<;傳家寶>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壽世保元>
富甚足憂煩,貧甚多饑餓.要於貧富間,知足隨緣過.<;擬寒山詩>
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黃帝內經>
食不厭細嚼,飲不厭細呷.<;壽世青編>
春夏秋冬歷壹年,稍知調護自無愆.安然無病稱真福,莫恃身當壯盛年.<;壽世傳真>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
修心可補相,積善得延壽.<;自警>
除卻錢財煩惱少,無煩無惱即神仙.<;醒世恒言>
當歡須且歡,過後買應難.<;惜歡>
世事勞心非富貴,人間實事是歡娛.<;老夫>
量力杯盤隨草具,開懷語笑任天真.<;閑適吟>
雲淡風輕近午天,望花隨柳過前川,旁人不識 予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偶成>
枕上得詩愁健忘,披衣起寫殘燈光.山妻竊笑老何苦,兒輩讀書無此忙.<;枕上>
世人笑我拙,誰知拙為貴.口拙無是非,事拙無冤對.飯菜充我饑,不想珍饈味.布衣暖我身,不想綾綢被.手拙不出拳,時常攏袖內.腳拙不妄行,邪徑早回避.需擇君子交,不入奸狡隊.心中有主張,外面推聾聵.不管短與長,不管興與廢.呵呵笑幾聲,嘻嘻吃壹醉.日間安穩坐,夜裏安穩睡.行止有天良,俯仰都不愧.<;學拙歌>
6. 關於養生的古詩詞養生詩詞 養生原則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樸子》晉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經》 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
―――《養生要錄》宋蒲虔貫 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養生論》三國 嵇康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素問·上古天真論》 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
―――《養老奉親書》宋陳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樸子》 晉 葛洪 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
―――《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明 汪綺石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素問·評熱病論》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素問·遺篇刺法論》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惜精養生 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養心要語》明胡文煥 人年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壹次施泄。
―――《泰定養生主論》元王珪 縱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
―――《尊生八箋》明 高濂 酒色之類,使人誌氣昏酣荒耗,傷生敗德。―――《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禦女之法,能壹月再泄,壹歲二十四泄,皆得二百歲。
―――《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聚精之道,壹曰寡欲,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攝生三要》明 袁坤儀 男貴寡欲養精,女貴平心養血。
―――《廣嗣紀要》明萬全 精神養生 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慈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明 胡文煥 看壹個醫生不如交壹個朋友。
―――諺語 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棟 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
―――《備急千金要方》 唐孫思邈 大喜蕩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清梁章鉅 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
―――《退庵隨筆》清 梁章鉅 心樂為良藥,神傷致骨枯。―――諺語 不氣不愁,活到白頭。
―――諺語 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
―――《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誌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唐 張湛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
―――《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樸子》 晉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
―――《尊生八箋》明 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
―――《醫先》明 王文祿 惱壹惱,老壹老;笑壹笑,少壹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說說笑笑,通通七竅。
―――諺語 笑壹笑,十年少;愁壹愁,白了頭。―――諺語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諺語 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從容則有余年。―――《呻吟語》明呂坤 養心莫善於寡欲。
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生四要》明 萬全 善攝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紳言》明陳繼儒 喜怒衰樂之發……可節而不可止也,節之而順,止之而亂。―――《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 遇事不惱,長生不老。
―――諺語 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古今圖書集成》清陳夢雷 暴喜傷心,暴努傷肝,暴恐傷腎,過衰傷肺,過思傷脾。
―――《養生四要》明 萬全 夫精神誌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
―――《幽夢續影》清朱錫綬 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醫述》清程杏軒 善養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紳言》明陳繼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
―――《衛生寶鑒》元羅天益 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欲勿勞心。―――《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心胸裏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
―――諺語 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諺語 壹日三笑,人生難老;壹日三惱,不老也老。
―――諺語 生氣催人老,快樂變年少。―――諺語 遇怒不要惱,遇難莫急躁。
―――諺語 常樂常笑,益壽之道。―――諺語 房寬地寬,不如心寬。
―――諺語 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諺語 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
―――諺語 笑口常開,百病不來。
7. 詩經養生詩句 哪些古代詩詞中藏有精神養生之道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淮南子》西漢劉安等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誌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唐 張湛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宋蘇軾、沈括
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樸子》 晉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尊生八箋》明 高濂
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明 龔廷賢
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明 王文祿
惱壹惱,老壹老;笑壹笑,少壹少。───《養心要語》明 胡文煥
8. 有哪些關於健康的詩句1、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
《養生要集》解讀:“牙齒堅完”是健康長壽的象征,叩齒術是在我國流傳的壹種古老的養生方術。腎主骨,齒為腎之余,也屬於骨頭的壹部分。
齲齒,是牙齒的大患,人們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齒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對應的每顆牙齒互啄,就可以減輕齲齒的危害,保持牙齒的健康。2、飽食即臥,乃生百病。
《備急千金要方》解讀:飽食即臥,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積而淤滯,氣滯不行,脾胃受傷,氣血痰食積聚而致百病叢生。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
《呂氏春秋》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人的形體、精氣也是這樣。
形體不活動,體內的精氣就不運行,精氣不運行,氣就滯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4、食畢,飲清茶壹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解讀:古人自古講究飯後養生,這裏提到用餐後要做三件事情,即飲茶、散步、揉腹,如能長期堅持做下去,必有益身體健康。
5、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解讀:四時陰陽之氣是萬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會根據此而在春夏養陽,秋冬補陰,以便服從於其四時陰陽這個根本,才能與萬物壹起生活並且生長。
如果壹旦違反了這個根本,就會損傷其本源,破壞其真氣,以上這些就是四時調攝的宗旨。
9. 求關於養生的詩歌 二十八個量腹而受,量身而衣。
——《文子》 壹日之忌,暮無飽食。——《養生要集》 狂飲傷身,暴食害胃。
——民間諺語 饑不暴食,渴不狂飲。——民間諺語 吃得快,咽得慌,既傷胃口又傷腸。
——民間諺語 食欲少而數,不欲頓而多。——《醫說》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
——《壽世保元》 怒時勿食,食時無怒,醉後勿飲冷,飽食無便臥。——《勿藥元詮》 食宜早些,食宜緩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軟些。
——石成金 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陸地仙經》 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民間諺語 所食愈少,心愈明,年愈豐;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沈仲圭 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沈仲圭 早晚吃點姜,百病都不長。——民間諺語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民間諺語 天時雖熱,不可食涼;瓜果雖美,不可多嘗。——民間諺語 淡食為宜,雜食為優;素食為主,狂食為禁;慢食為佳, 粗食為好,鮮食為妙,暴食為忌,淡茶為友,溫茶為適。
——民間諺語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民間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