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筆記:古文選(壹)先秦作品之《左轉》

筆記:古文選(壹)先秦作品之《左轉》

文學常識:

《左傳》是壹部編年體史書(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原名《左氏春秋》,壹般認為其作者是魯國史官左丘明,西漢末年認為是孔子所作《春秋》經文的“傳”,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實際上是壹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迄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記事以《春秋》所載魯國十二公為次序,記載了春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並觸及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

《春秋》即《春秋經》,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壹,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是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35卷,是儒家經典之壹,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16年)。

“三傳”其實就是《春秋》的詳細版。

《鄭伯克段於鄢》選自《左傳》。

故事概括:

1、《鄭伯克段於鄢》是《春秋左氏傳》中的名篇。

2、《左傳》對這件事情的前後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記敘。點名了鄭莊公(鄭伯)與母親武姜、弟弟***叔段之間矛盾的由來,敘述了互相間爭奪權位、明爭暗鬥,直至兵戎相見、壹決勝負的經過,還描寫了鄭莊公與母親解決矛盾的余波。

3、故事曲折生動,刻畫細致入微,客觀上展示了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趨勢。揭露了統治階級內部不可調和的沖突。

人物形象:

姜氏:偏袒(因為莊工不是順產,想“廢長立幼”,未果)、感情淩駕於國家(幫助幼子上位)。壹句話:不顧國家大局,偏心、自私。

***叔段:無能(公子哥,城府不深)、貪婪、愚蠢、野心勃勃(不斷的擴張,還要篡位)。

莊公:有計謀、城府深,如對姜氏和***叔段采取了欲擒故縱、後發制人的策略;狠毒、不留情面,如對付***叔段、置姜氏於城穎,並發誓不相見;虛偽,如隧而相見的情節等。

其他知識點:春秋筆法的含義及在本文中的表現:

《春秋》通過微言大義的方式來體現作者的褒貶之情,也就是壹字寓褒貶的屬詞,後來稱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為“春秋筆法”。

詳細分析:

1、“不弟”指公書段不像弟弟,對兄長不敬重;

2、“如二君”指莊公和***叔段,如同兩個國君之間打仗,所以說“克”(戰勝、攻克);

3、“譏失教也”諷刺正莊公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弟弟;

4、“鄭誌”指鄭莊公蓄意殺弟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