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北京師範大學提供科幻輔助教學。
1我國已初步形成科幻創意人才多學科培養格局。在這個階段,高校開設科幻文學的學位和課程。我國高校科幻創意人才的培養主要基於四個方面:推進學歷教育、開設通識課程、增加教學環節、舉辦課外寫作課和社團活動。這些做法主要是由身為科幻作家或科幻迷的高校老師推動,形成了氛圍良好的校園科幻生態。
2.設立科幻文學博士學位或創意寫作項目。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師範大學(以下簡稱北師大)對科幻人才進行過學歷教育。雖然開設的研究生課程以研究為主,但學生通過對中西方科幻經典作品的學習和欣賞、鑒賞和批判,以及對科幻理論尤其是科幻文學批評理論的探討和把握,充分沈浸在科幻小說中,獲得了深厚的科幻理論積累,形成了與創作相關的審美能力、批判性思維、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高校開設的創意寫作碩士項目,為科幻創意人才提供了另壹條更直接的培養路徑。科學系統的寫作教育能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創作基礎。
3.為本科生和碩士生開設通用科幻小說創作課程近年來,壹些高校為本科生和碩士生開設了科幻小說相關課程。由於科幻文學天然的人文屬性及其在英語文學中的淵源,人文學院、中文系或外語學院往往會開設相應的課程。科幻創作通識課程可以讓學生對科幻創作有壹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通過教學生分析科幻作品的構思、創作技巧和規律,為科幻創作提供指導,啟發學生創作。除了科幻創作通識課之外的其他科幻相關課程主要是科幻文學和影視鑒賞,除了中文系或外語學院開設的壹些特色課程外,大部分都是全校各專業的通識課和選修課。這些科幻課程有利於科幻文學、電影等的普及。在學生中,也有利於啟發科幻創作人才。
4.納入中文系寫作必修課。大學文學系通常會為基礎寫作專業開設必修課。在壹些喜歡科幻文學的高校老師的推動下,在寫作課中加入了科幻寫作。
5.正規課程體系外的科幻創作訓練除了高校的正規課程體系外,科幻寫作班、學生科幻社團也開展了培養科幻創作者的有益實踐。此外,高校科幻社團壹直是科幻創作者啟蒙、學習、成長的重要搖籃。目前高校科幻社團約有100個。這些科幻社團經常以觀影、筆會、講座等形式開展交流學習活動,許多知名青年科幻作家也壹直活躍在高校的科幻社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