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劍文化源遠流長,古代名劍數不勝數。在各類文學作品中,古代名劍被描繪得神乎其神,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的寶劍極為常見。在古代名劍中,最著名的就是“十大名劍”。
古代十大名劍,是後人總結的,更確切地說是先秦十大名劍,且以春秋戰國為主。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制劍技術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壹個巔峰,古籍中記載了這壹時期的許多名劍。
而隨著青銅器時代的終結,春秋戰國的制劍技術逐漸失傳,古籍中所載之劍,再沒先秦那些劍優秀,所以後人總結古代十大名劍,都是選自先秦。
古代十大名劍有多個版本,其中壹個版本是:軒轅夏禹劍、湛瀘劍、赤霄劍、泰阿劍、七星龍淵劍、幹將劍、莫邪劍、魚腸劍、純鈞劍、承影劍。
這十把劍只是“十大名劍”的壹個代表,春秋戰國的許多劍,還可列入“十大名劍”之列,所以人們又搞出了“十大名劍”的第二個、第三個版本,也就是說,“十大名劍”並不是十把劍,而是數十把劍。但有壹個問題值得註意,那就是古代“十大名劍”,現在壹把都看不見,這是為什麽呢?原因有二:
其壹:所謂古代十大名劍,可能只是傳說或為先人杜撰。因為春秋戰國名劍,大多出自《越絕書》,這本書是中國最早的地方誌,但書中有許多錯誤,最明顯的就是把楚國國王的輩份都搞錯了。《越絕書·越絕卷第十四·越絕外傳春申君第十七》:“十年,烈王死,幽王嗣立……幽王後懷王,使張儀詐殺之。懷王子頃襄王,秦始皇帝使王翦滅之。”楚幽王之後是楚懷王,楚懷王之後是楚頃襄王?這都哪跟哪啊?由此可見,《越絕書》所載之事,有些屬於傳說,有些屬於杜撰,很不嚴肅,可以認為書中所載名劍其實並不存在。
其二:春秋戰國是壹個戰亂時代,如果古代十大名劍真的存在,必是諸侯紛爭的目標,妳爭我奪,四處流落,天長日久也就不知所綜了。古代名劍,只有古人帶入墳墓,後人出土後才能得見真容,而四處流落的寶劍,沒有帶入墓中,後人也就沒有機會見到。
那麽,古代出土的寶劍有沒有呢?有,還很多,但春秋時期的名劍並不多。到現在為止,我國出土的帶有銘文的春秋戰國“名劍”主要有吳王光劍、吳王夫差劍、越州勾劍、越王勾踐劍等幾把,這幾把劍和所謂的古代“十大名劍”能掛上鉤嗎?下面這三把劍,哪把更接近十大名劍呢?個人以為是最後壹把接近湛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