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人之初 性本善

人之初 性本善

人性善惡問題為中國傳統哲學之重大命題,千載聚訟紛紛。《三字經》開頭四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前兩句語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什麽是“初”?就是“始”的意思。制做衣服壹定要先將布料裁剪成若幹片壹定形狀的料塊,然後把這若幹片縫合紉綴起來,才能形成衣裳。俗稱制衣匠為“裁縫”,就是就這兩個制衣的基本工序而言的。裁剪必用刀,故“初”字從“衣”從“刀”以示其始。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剛生下來的時候。什麽是“性”?就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性”的本義就是如此。古籍中“性”有時作“生”即為明證。“性相近,習相遠”出自《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習”是後天環境的影響。任何人,不管他父母是什麽民族、種族,也無論他的父母是貧賤還是富貴,是好人還是壞人,其與生俱來的“性”都像是素練白絹,沒有顏色,沒有善惡的痕跡。——這就是 “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後,環境影響各異,性隨之而變,如素絹白練沾染了各種顏料,逐漸變得差異越來越大,有了善惡的區別。——這就是 “習相遠”的意思。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可以看出,其實孔子是把性和習明確分開的:先天為性,後天為習。而歷來論性,不辨性習,至於混習為性,——性善、性惡的爭辯皆由此而生。  

人與生俱來的東西有兩個方面,壹是形體容貌即所謂肉體,二是情誌欲望即所謂精神。性從“心”,故特指精神而言。後世談論爭辯人性,也都是特指精神而言。而精神包含廣泛:壹是知識智能,二是情緒,三是意誌,四也品質誌趣,五是脾氣性格。知識智能,是就真偽是非而言的;情緒,是就喜怒哀樂而言的;意誌,是就抵禦外界摧折誘惑所體現出來的差異而言的;品德誌趣,是就人面對外界摧折誘惑時的取舍態度以及社會對人的言行的道德評價而言的;脾氣性格,是就剛躁柔靜而言的。顯然,知識智慧、情緒、意誌、脾氣性格都無法說它們是善是惡。因此,人性之“性”,並非指全部精神,而是特指人的品德誌趣而已。  

先哲論“性”,有五種觀點:孟子性善說、荀子性惡說、董子(仲舒)性三品說、揚子(雄)善惡混雜說、告子性無善惡說。大致以本以三品說為主流,自有宋理學興起,性善說遂為主流。  

孟子主張性善,認為人人皆可以成堯舜。所以特別重視修身育德,以仁義自持。孟子的性善說的缺陷在於,無法回答這樣的詰問:人性既然是善的,那麽人性中的惡從何而來?如果說是由於沾染了社會環境中的惡而來的,那麽社會環境中的惡又從何而來?社會不是許許多多個人組成的嗎?既然 “人人皆可以成堯舜”,那就是說,每個人的人性都是善的,社會裏怎麽會產生惡呢?而且,如果人性本善,那麽向善容易變惡就不易了,為何實際情況卻是,人容易向惡而不易向善呢?  

荀子以為人性本惡,所以特別強調用禮和制度來約束規範人的行為。到了其弟子李斯,壹變而重法,就流入法家了。性惡說也存在著與性善說類似的問題:人性本惡,誰肯向善?誰又知善?善從何而來?  

揚雄認為: “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法言·修身》)。揚雄的“善惡混雜說”可以回答善惡從何而來的問題,比“性善說”和“性惡說”要經得起推敲壹些。然而,這種觀點仍然無法回答進壹步的詰問:初生的嬰兒,其啼哭、吃奶、便溺等外在可見的表現是善還是惡?如果說這些無所謂善惡,但嬰兒的心中的確有善惡,那麽嬰兒未表現出來的善惡念頭,我們又如何知道?  

董仲舒認為“善如米,性如禾。禾雖出米,而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以米為飯,以性為善,此皆聖人繼天而進也,非情性質樸之能至也,故不可為性。”他把人分為三種:聖人、鬥筲之民和中民。認為“聖人之性不可以名性,鬥筲之性由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人之性。……性待漸於教訓而後能為善。”他給“性”的定義是“無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  

其實三品說並非董仲舒自創,而是承襲了此前歷史上曾經流行的觀點。如《老子》把人分為上士、中士、下士三等,《莊子》則有至人、神人、聖人的分法。在《論語》中孔子曾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陽貨篇》),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漢書·古今人表第八》對孔子的話有段解釋:“傳曰:譬如堯、舜,禹、稷、卨與之為善則行,鯀、讙兜欲與為惡則誅。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是謂上智。桀、紂,龍逢、比幹欲與之為善則誅,於莘、崇侯與之為惡則行。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是謂下愚。齊桓公,管仲相之則霸,豎貂輔之則亂。可與為善,可與為惡,是謂中人”。  

董仲舒首先把人分為三品,然後再論其中絕大多數人的人性問題,這個思路比把每個人的人性壹概而論要好。三品說是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的“聖人(或上智)”“可與為善,不可與為惡”,下品的“鬥筲之民(或下愚)”“可與為惡,不可與為善”,後天環境對他們沒什麽影響,所以不論。董仲舒甚至把人性進壹步局限到“中人”的“人性”,這是他的不足。  

在區分了三品之後,董仲舒開始論“中人”的人性。不過他似乎在這裏不自覺地跑題了:把人性的善惡問題轉換為“性”與“善”的關系問題了。的確,人性與善惡不是壹回事,但是也沒有人認為“性”就是“善”或“惡”啊。  

細品董仲舒關於“善如米,性如禾”的論述,其實跟性善說或善惡混說是壹致的。米雖然不是禾,但米是對禾加工,去除莖葉糠殼後得到的。那就是說,善本來就存在於人性中,並不是從外界加入的。壹般的禾都有谷實,都可以通過加工得到米;壹般的人的本性中都存在善,都可以通過教化得到善。這不是 “中人皆可以為堯舜”嘛!董仲舒沒有說禾的莖葉糠殼就是惡,但也沒有反對的意思。如果把禾的莖葉糠殼比做是惡,那麽米的加工過程就是壹個去惡存善的過程。這又和楊雄的“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的說法壹致了。  

告子關於人性的觀點記載在《孟子》壹書中。告子認為人性本無善惡之分,壹個人是善是惡,全在於後天的影響塑造。既然前面四種人性論都不能經得起詰問,那麽告子的觀點就很可能是正確的。而且這種觀點無疑極容易被現代人所認同。我也認同這種說法。不過,告子的人性無善惡的觀點,似乎也是針對壹切人而言的。這就不符合實際的社會現象了。同樣生活在壹個正常的環境裏,受到的教育也影響都是善的,有些人表現出的是善,但有些人卻作惡為非;同樣生活在壹個壞的社會環境裏,受到的教化影響都是壞的,但有些人卻能“出汙泥而不染”。這種現象表明,告子的性無善惡說雖然比其它四說經得起推敲,但如果不加區分地把任何人的人性都看做壹樣,也是有缺陷的。  

古人雖然對人性善惡持論不壹,但在重視後天教化這壹點上還是壹致的。不管人性如何,要想讓人良善,就必須用良善的東西去教化影響。而教化必須從人幼小的時候抓起。  

我認為,要解決人性善惡問題,必須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壹是區分性和習,二是弄清什麽叫善惡,三是不搞壹刀切,要看到個人在人性上的差別。  

“性”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是先天性的;“習”是在先天的“性”的基礎上受後天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先天的東西無所謂善惡,不能用後天形成的善惡來評價先天的人性。通常所說的人性其實是“習”。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性善惡其實是個偽命題。準確的命題應當是:“人習善惡”。  

所謂善惡,是壹種的道德評價。道德是人類社會交互作用中形成的關於人的行為規則和行為評價標準。何謂善?何謂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體系下道德標準。對於壹個具體的問題,不同文化體系裏,善惡評價不壹樣,甚至相反。譬如被好多假洋鬼子奉為民主楷模的西方國家,其實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評價體系裏不過是魔鬼而已。強盜似的哥倫布、麥哲倫之流,被西方人和被西方文化奴化了的中國人奉為英雄,而下西洋的鄭和完全有能力做強盜卻沒有搶掠和殖民,至今還被號稱精英的中國人所譏笑和詬病。英法等西方國家大肆販賣黑奴的罪行,向其它國家武力傾銷鴉片、殺戮掠奪和殖民的罪行,至今未見西方人反省認罪,而假洋鬼子們卻甚而歌頌其功德!當年英法等西方國家的流氓、強盜、冒險家等侵入美洲大陸,喊著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對印第安人等土著居民進行欺騙、掠奪,甚至進行種族滅絕式的排斥、屠殺,最後鳩占鵲巢,建立了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何曾見過把這些口號喊得更響的現代西方人(包括美國人)懺悔過?!何曾見過假洋鬼子們譴責過?!美國白人們倒是年年過所謂的“感恩節”,可他們感謝的不是原來曾幫助接納他們的印第安人,而是他們所謂的“上帝”!為什麽?因為在西方文化體系下的道德標準跟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下的道德標準不壹樣。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如匈奴,以搶掠他人財物為榮,其道德評價標準也與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下的道德標準相反。可見,我認為是善的,也許別人認為是惡的。我認為是惡的,別人卻不認為是惡的。  

其實,善惡評價標準取決於對於人的欲求的態度:適度抑制欲求,不使之泛濫就是善;放縱欲求,不擇手段地去加以滿足就是惡。“人之初”的欲求不過是求生本能而已,沒有也不可能自覺地超過“度”,所以無所謂善惡。  

對於人性善惡之說,我認為,首先應當看到個人人性上的差異性。人性從內容上來看,都如白練素絹,空無印跡,無善也無惡。善惡皆在後天的濡染。但從受到濡染的傾向性或可能性上來說,每個人是不壹樣的。有些人容易沾染惡的顏色。有些人則容易沾染善的顏色。這種對於善惡影響的接受度其實因人而異,很難截然分為三種或幾種。但大體分為三品還是可以的。對於極個別的人來說,他們的質性決定了無法沾染惡的顏色而極易沾染善的顏色,這就是“聖人或上智”了。同樣,對於極少數人而言,他們的質性決定了無法被善所濡染而極易被惡所濡染,這就是“惡人或下愚”了。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絕對正確。對於絕大多大多數人(中人)而言,他們對善惡的沾染都有壹定的接受度,所以他們的善惡基本取決於後天的影響。當然,“中人” 對善惡沾染接受度是有差別的。這樣就可以解釋告子的人性無善惡論所難以回答的問題了。  

人都有欲求,而且人類的欲求就其本性來說是得寸進尺且沒有上限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求能完全得到滿足,有放縱欲求而向惡的傾向。向善發展,意味著必須適度抑制自己的欲求,這當然比較難;而向惡發展則很容易,只要妳放縱自己的欲求就可以了。打個比方,人類生活像壹條河流,善在上遊,惡在下流。求善如逆水行舟,必須努力向上劃動出船槳,稍有懈怠就會被水帶動向下流跑。如果放棄向上劃動,放舟中流,就會很容易很迅速地墮落下去。  

最後,把我的基本看法簡單歸結為這樣幾點:  

壹、人性本無善惡而習有善惡;  

二、極少數人本性或善或惡,後天對其幾乎沒有影響;  

三、對於絕大多說人來說,其習的善惡取決於後天生活環境的影響,且有易於流於惡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