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ōng bái
蔥白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蔥為多年生草本,全國各地均有栽植高可達50厘米。通常簇生,全體具辛臭,折斷後有辛味之粘液。須根叢生,白色。鱗莖圓柱形,先端肥大,鱗葉成層白色,上具縱紋。夏秋季采挖,除去須根、葉及外膜,鮮用。全國各地均有栽植。
2 蔥白的別名蔥莖白、蔥白頭
3 蔥白使用提示內服:煎湯,9至15克;或酒煎。煮粥食,鮮品15至30克。
外用:適量,搗敷,炒熨,煎水洗,或蜜、醋調敷。
蔥白不宜多食、久食,多食人五臟悶絕,久食令人多忘。
4 蔥白的營養價值蔥白發散風寒,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但發汗作用較弱,故主要用於感冒輕癥,或配合其它解表藥作為輔助藥,以助發汗。臨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蔥白辛溫,能通陽氣而散陰寒,配合幹姜、附子等同用,適用於陰寒裏盛、陽氣不振的下利、脈微等癥。蔥白又可治膀胱氣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癥,均可炒熟外熨臍腹。
5 蔥白適合的人群表虛多汗者慎服。
6 蔥白的食療功效蔥白味辛,性溫;入肺、胃、肝經;輕辣宣散;
具有發表散寒,通陽宣竅,解毒殺蟲的功效;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身痛麻痹,陰寒腹痛,二便不通,喉痹,痢疾,腳氣,乳癰,瘡癤腫痛,蟲積腹痛,跌打損傷,魚肉中毒,蟲蛇咬傷。
7 與蔥白相克的食物服地黃、常山人,忌食蔥。
8 蔥白的食用建議1. 傷寒無汗,頭痛身熱者,可與生姜、豆豉配伍,以增散寒解表之功。
2. 陽氣欲脫,四肢逆冷,小腹緊痛,陰丸內縮者,可炒熱熨臍,並酒煮熟灌服,以溫通陽氣。
9 《全國中草藥匯編》:蔥白 9.1 拼音名Cōnɡ Bái
9.2 蔥白的別名大蔥
9.3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蔥屬植物蔥Allium fistulosum L.,以鱗莖或全草入藥。全草四季可采,洗凈鮮用;蔥白(鱗莖)用時需剝去外膜,去須根及葉。
9.4 性味辛,溫。
9.5 功能主治發汗解表,通陽,利尿。用於感冒頭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癰癤腫毒。
9.6 蔥白的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臍部或患處。
9.7 備註(1)蔥白發散風寒,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但發汗作用較弱,故主要用於感冒輕癥,或配合其它解表藥作為輔助藥,以助發汗。臨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蔥白辛溫,能通陽氣而散陰寒,配合幹姜、附子等同用,適用於陰寒裏盛、陽氣不振的下利、脈微等癥。蔥白又可治膀胱氣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癥,均可炒熟外熨臍腹。
(2)細香蔥(香蔥、火蔥、四季蔥)Allium ascalonicum L.,以全草入藥。功效同上種。
(3)蔥紫能補腎明目,主治腎虛,陽痿,遺精。研末服,每次1錢,每日2次。
9.8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10 《中華本草》:蔥白 10.1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1.《唐本草》:人間食蔥,又有二種:有凍蔥,即經冬不死, 分莖栽蒔而無子也;又有漢蔥,冬即葉枯,食用。入藥凍蔥最善,氣味亦佳。
2.《蜀本草》:《圖經》雲,蔥有冬蔥、漢蔥、胡蔥、蔥凡四種: 冬蔥夏衰冬盛,莖葉俱軟美,山南江左有之:漢蔥冬枯,其莖實硬而味薄;胡蔥莖葉粗短,根若金,能療腫毒;蔥生於山谷,不入藥用。
3.《本草圖經》:蔥有數種,入藥用山蔥、胡蔥,
10.2 拼音名Cōnɡ Bái
10.3 英文名Fistular Onion Stalk
10.4 蔥白的別名蔥莖白、蔥白頭
10.5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lium fislulosum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須根、葉及外膜,鮮用。
10.6 原形態蔥,多年生草本,高可達50cm。通常簇生、全體具辛臭,折斷後有辛味之粘液。須根叢生,白色。鱗莖圓柱形,先端稍肥大,鱗葉成層,白色,上具白色縱紋。葉基生,圓柱形,中空,長約45cm,徑1.52cm,先端尖,綠色,具縱紋;葉鞘淺綠色。花莖自葉叢抽出,通常單壹,中央部膨大,中空,綠色,亦有縱紋;傘形花序圓球狀;總苞膜質,卵形或卯狀披針形;花被6,披針形,白色,外輪3枚較短小,內輪3枚較長大,花被片中央有壹條縱脈;雄蕊6,花絲伸出,花藥黃色,丁字著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種子黑色,三角狀半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10.7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植。
10.8 化學成份鱗莖含粘液質(macilage),粗脂肪(crude fat),粗蛋白質(crude protein),粗纖維(crude fiber),無氮浸出物(Nfree exteact),戊聚糖(pentosan),多糖類(polysaccharides),其中粘液質主要成分是多糖,其次是纖維素(cellulose),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原果膠(protopectin)及水溶性果膠(pectin),還含糖(sugar),維生素(vitamin)C,胡蘿蔔素( carotene),維生素(vitanin)B1、B2、A、PP,草酸(oxalic acid),脂類(lipids),亞麻酸(linolen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棕櫚酸(paln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泛醌9及泛醌10(ubiquinone9 ,10)。此外,鱗莖還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allicin),二烯丙基硫醚(allyl sulfide)。
根含鋁。
10.9 蔥白的藥理作用1.抗菌:蔥白在體外誌賀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劑用試管稀釋法,1:10對許蘭毛癬菌、奧杜盎小孢子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滴蟲:研磨的濾液1:4在試管內經30分鐘對 *** 滴蟲有殺滅作用。
10.10 性味味辛;性溫
10.11 歸經肺;胃經
10.12 功能主治發表;通陽;解毒;殺蟲。主感冒風寒;陰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瘡癰腫痛;蟲積腹痛
10.13 蔥白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酒煎。煮粥食,每次可用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炒熨,煎水洗,蜂蜜或醋調敷。2
10.14 註意表虛多汗者忌服。
1.《千金·食治》:食生蔥即啖蜜,變作下利。
2.《食療本草》:上沖人,五臟閉絕。虛人患氣者,多食發氣。
3.《履巉巖本草》:久食令人多忘,尤發痼疾。狐臭人不可食。
4.《綱目》:服地黃、常山入,忌食蔥。
5.《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易汗者勿食, 病已得汗勿再進。
10.15 附方①治傷寒初覺頭痛,肉熱,脈洪起壹、二日: 蔥白壹虎口,豉壹升。以水三升,煮取壹升,頓服取汗。(《補缺肘後方》蔥豉湯)⑥治時疾頭痛發熱者: 連根蔥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許,熱食取汗即解。 (《濟生秘覽》)③治妊娠七月,傷寒壯熱,赤斑變為黑斑,溺血;蔥壹把,水三升,煮令熱服之,取汗,食蔥令盡。(《傷寒類要》)④治脫陽,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省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與婦人交,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須臾不救: 蔥白數莖炒令熱,熨臍下,後以蔥白連須三七根,細銼,砂盆內研細,用酒五升,煮至二升。分作三服,灌之。(《華佗危病方》)⑤治胃痛,胃酸過多,消化不良: 大蔥頭四個,赤糖四兩。將蔥頭搗爛,混入赤糖,放在盤裏用鍋蒸熟。每日三次,每次三錢。(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⑥治蟲積卒心急痛,牙關緊閉欲絕: 老蔥白五莖。去皮須搗膏,以匙送入喉中,灌以麻油四兩,蟲積皆化為黃水而下。(《瑞竹堂經驗方》)⑦治霍亂煩躁,臥不安穩: 蔥白二十莖,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頓服之。(《補缺肘後方》)⑧治小兒初生不小便:人乳四合,蔥白壹寸。上二味相和煎,分為四服。(《外臺秘要方》)⑨治小便難,小腸脹: 蔥白三斤。細銼,炒令熱,以帕子裹,分作二處,更以熨臍下。 (《本事方》) ⑩治小兒虛閉: 蔥白三根。煎湯,調生蜜、阿膠末服。仍以蔥頭染蜜,插入 *** 。 (《全幼心鑒》)(11)治少陰病下利: 蔥白四莖,幹姜壹兩,附子壹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壹升,夫滓分溫再服。(《傷寒論》白通湯)(12)治辦白痢:蔥壹握。細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食醫心鏡》)(13)治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蔥白食之。(《世醫得效方》)(14)治癰癤腫硬、無頭、不變色者: 米粉四兩,蔥白壹兩(細切)。上同炒黑色,杵為細末。每用,看多少,醋調攤紙上,貼病處,壹伏時換壹次,以消為度。(《外科精義》烏金散)(15)治癰瘡腫痛: 蔥全株適量,搗爛,醋調炒熱,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16)治疔瘡惡腫: 刺破,(以)老蔥、生蜜杵貼二時,療出以醋湯洗之。 (《聖濟總錄》) (17)治陰囊腫痛: 壹、蔥白、乳香搗塗。 二、煨蔥入鹽,杵如泥,塗之。(《綱目》)(18)治小兒禿瘡: 冷泔洗凈,以羊角蔥搗泥,入蜜和塗之。(《綱目》)(19)治痔正發疼痛: 蔥和須,濃煎湯,置盆中坐浸之。(孟詵《必效方》)(20)治磕打損傷,頭腦破骨及手足骨折或指頭破裂,血流不止: 蔥白搗爛,焙熱封裹損處。 (《日用本草》)
10.16 各家論述1. 陶弘景:蔥亦有寒熱,白冷青熱,傷寒湯不得令有青也。
2. 張元素:蔥莖白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陽氣,故《活人書》治傷寒頭痛如破,用連須蔥白湯主之;張仲景治少陰病下利清谷,裏寒外熱,厥逆脈微者,白通湯主之,內用蔥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湯加蔥白,腹中痛者,去蔥白。成無己解之雲,腎惡燥,即食辛以潤之,蔥白辛溫,以通陽氣也。
3.《綱目》:蔥,所治之癥,多屬太陰、陽明,皆取其發散通氣之功。通氣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氣者,血之帥也,氣通則血活矣。金瘡磕損,折傷血出,疼痛不止者,王嵺《百壹方》用蔥白、砂糖等分研封之,雲痛立止,更無痕瘢也。蔥葉亦可用。又蔥管吹鹽入玉莖內,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數人得驗。
4.《本草經疏》:蔥,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故外來怫郁諸證,悉皆主之。傷寒寒熱,邪氣並也;中風面目腫,風熱郁也;傷寒骨肉痛,邪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於肺也,辛涼發散,得汗則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開竅於目,散肝中邪熱,故雲歸目。除肝邪氣,邪氣散則正氣通,血自和調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臟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殺百藥毒者,則是辛潤利竅而兼解散通氣之力也。
5.《醫林纂要》:蔥,陶氏謂白冷青熱,此卻不然。但全用則行通身,根與白行肌膚,青與尖專行達肌表,上頭目。又生用則外行,泡湯則表散,熟之則守中。
6. 張壽頤:鮮蔥白,輕用二、三枚,重至五枚,以柔細者為佳,吾吳謂之綿蔥。其粗壯者則曰胡蔥,氣濁力薄,不如柔細之佳。去青用白,取其輕清;或連須用,欲其兼通百脈:若單用青蔥莖,則以疏通肝絡之郁窒,與蔥白專主發散不同。
7.《本經》: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
8.《別錄》:治傷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
9. 孟詵:通關節;止衄血,利大小便。
10.《日華子本草》:治天行時疾,頭痛熱狂,通大小腸,霍亂轉筋及賁豚氣,腳氣,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悶。
11.《用藥心法》:通陽氣,發散風邪。
12. 李杲:治陽明下痢下血。
13.《日用本草》:能達表和裏,安胎止血。
14.《本草蒙筌》:蛇傷、蚯蚓傷,和鹽署即解。
15.《綱目》:除風濕、身痛麻痹,蟲積心痛,止大人陽脫,陰毒腹痛,小兒盤腸內釣,婦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癰,利耳鳴,塗犬毒。
10.17 蔥白的臨床應用1.治療感冒:取蔥白、生姜各半兩,食鹽1錢,搗成糊狀,用紗布包裹,塗擦五心(前胸、後背、腳心、手心、窩、肘窩)壹遍後讓患者安臥。部分病例半小時後出汗退熱,自覺癥狀減輕,次日可完全恢復。治療107例,均在12日內見效。壹般用1次,少數病例用2次。
2.治療蛔蟲性急腹痛:鮮蔥白1兩搗爛取汁,用麻油1兩調和,空腹1次服下(小兒酌減),每日2次。壹般服 17次後緩解。服藥後大便可能轉為稀便,但不致腹瀉。除個別外,多數未見有蛔蟲驅出。或用青蔥(連棍須)23兩,搗爛取汁頓服,10分鐘後,再服菜油或麻油 1兩。約半小時即可止痛,46小時後,排出粘液糞便,有時夾有蛔蟲。
3.治療蟯病:取食用大蔥及大蒜,去葉、皮、根須,洗凈。蔥白每兩加水100ml,大蒜每兩加水200ml,分別用微火煮爛,紗布過濾,裝瓶備用。在傍晚或臨睡前,任選壹種煎液 *** 。劑量:45歲10ml,7歲15ml。治療後以棉拭漂浮法檢查蟲卵。結果:蔥白煎液治療116例,陰轉86例,陰轉率為74.1%;大蒜煎液治療38例,陰轉29例,陰轉率為76.3%。均以男孩的陰轉率較高;在年齡方面,蔥液的陰轉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遞減,蒜液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4.治療乳腺炎:以蔥白、半夏拴(簡稱蔥半栓)結合姜汁水罐治療早期急性乳腺炎130例,有效率達96.9%。蔥半栓是采用新鮮蔥白與生半夏搗爛如泥,捏成鼻孔壹樣大小的栓子,塞人患乳對側的鼻孔中,經20分鐘左右除去,每日12次。姜汁水罐是采取生姜(或幹姜)的濃煎液,盛入小玻璃瓶內,抽出空氣,利用負壓,在炎性腫塊及其周圍拔罐。可用廢棄的青黴素瓶,磨去瓶底,不去瓶塞,以510個吸著在患乳上。配合蔥半栓同時進行。如乳腺局部炎性浸潤明顯,腋窩淋巴結腫大,且全身有畏寒、發熱癥狀者,宜同時內服清熱解毒劑;如膿腫已形成,則必須切開排膿,本法無效。
5.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取生蔥 1根,生姜5錢,同搗碎,加入茴香粉3錢,混勻後炒熱(以皮膚能忍受為度),用紗布包好敷於臍部。每日12次,直到治愈為止。對吐瀉嚴重的病例,須按常規禁食及補液。
10.18 摘錄《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蔥白的方劑 蔥白湯《外臺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驗方》:蔥白湯:處方:蔥白(切)6克阿膠(炙)當歸續斷芎藭各9克銀適量功能...
蔥白散用法用量:每有患者3平錢,常服之,只須用2錢,用大蔥白2寸,分中劈破,用清水1盞,同煎至7分,然後入...
雙解散小兒驚風,積熱,瘡瘍疹痘。用法用量:每服三錢,加蔥白五寸、鹽豆豉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每服9克,...
加減葳蕤湯,體現科學性、嚴密性的結合。處方:葳蕤二至三錢,蔥白二至三枚,桔梗、薄荷壹錢至壹錢半,白薇五分至壹錢...
蔥白粥白粥:處方:粳米50克蔥白白糖各適量制法:先煮粳米,待粳米將熟時把切成段的蔥白2~3莖及白糖放入即可...
更多用到中藥蔥白的方劑用到中藥蔥白的中成藥 保安萬靈丹
癰疽已成至十朝前後,但未出膿者,俱宜服之。用連須大蔥白9根煎湯200毫升,將藥1丸乘熱化服,被蓋出汗...
飛龍奪命丸對口,搭背惡瘡,乳癰乳癌,潰爛不愈。用法與用量:蔥白煎湯送服,壹次5粒,壹日2次。註意:本品含毒劇藥...
復方蟾酥丸:消解瘡毒。用於癰疽、疔瘡。用法與用量:口服,用蔥白湯或溫開水送服,壹次5~15粒,壹日1~2次,...
艾曲散主痢後或產後虛腫,水腫。用法用量每服23錢,溫酒調下。註意忌豬肉、生蔥、生菜。摘錄《雞峰》卷十九...
百效丸用法用量:未滿周歲每服3丸,周歲以上每服5丸,用蔥白1寸,燈心7根,煎湯將丸溶化,加白糖少許,溫服。...
更多用到中藥蔥白的中成藥古籍中的蔥白 《本草綱目》:[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壹]蔥
艾灸七壯。(《經驗方》)。小兒不尿,乃胎熱也∶用大蔥白切四片,用乳汁半盞,同煎片時,分作四服即通。不...
《普濟方》:[卷壹百四十七傷寒門]傷寒雜治(附論)節三兩)上細末。每服三(二)錢。水壹盞。姜三片。蔥白二寸。煎至七分。熱服。不拘時神仙百解散(壹名神仙...
《普濟方》:[卷壹百三十六傷寒門]傷寒頭痛(附論)方石膏散(出聖惠方)治傷寒頭痛壯熱。石膏桂心細辛白術桔梗(去蘆頭)幹姜(炮制銼)薄荷(各半兩)麻黃...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編(下)者服之皆愈。勻氣散治老人大小便不通。生姜(半兩)大蔥(壹莖鹽(壹錢)豉(三十粒)上搗爛,安臍中,良久...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二妊娠諸疾門]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