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幽咽泉流冰下難正確。
2、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壹《琵琶行》。
3、原文(節選)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4、譯文
琵琶聲壹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壹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沈、嗚咽斷續的聲音。
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像另有壹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其後白居易又被誹謗:母親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名教。遂以此為理由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元和十壹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壹位年少因藝技紅極壹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郁,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至江州與白居易相聚。當白居易被任命為忠州刺史時,白行簡也壹同與兄長溯江而上。途中與元稹相遇於黃牛峽,三人相遊之處被稱為三遊洞。
在忠州任職的時間,白居易在忠州城東的山坡上種花,並命名此地為“東坡”。同年冬,被任命為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長安,任尚書司門員外郎。?
白居易的母親雖因看花墜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許多詠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紀錄,新井詩作於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詩今已失傳),可見此事不能構成罪名。他被貶謫的主因,很可能與他寫諷諭作品而得罪當權者有關。
貶謫江州是白居易壹生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以“兼濟”為誌,希望能做對國家人民有益的貢獻;至此之後他的行事漸漸轉向“獨善其身”,雖仍有關懷人民的心,表現出的行動卻已無過去的火花了。
百度百科-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