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老祖宗油條面的做法和配方是什麽?

老祖宗油條面的做法和配方是什麽?

推薦做法:

做法壹

食材

主料中筋面粉500g全蛋1個色拉油40g小蘇打2g無鋁泡打粉6g

輔料水265g鹽13g

步驟

1.將所有材料放入攪拌缸攪拌至拉出薄又光滑的大片。

2.將面團取出放案板上用拳頭按壓,來回按壓折疊3次。

3.將面團包上保鮮膜,放模具裏入冰箱冷藏12小時。

4.取出冷藏面團,用手整理成1cm後的片,再分割成2條長片。

5.用刀將面片分割成2cm左右寬度的條。

6.每2條壹組。用筷子在中間壓壹下。

7.稍微伸長再擰下。

8.鍋裏放油,待油溫升至160度左右下鍋炸,並不斷的用筷子翻動。

9.至金黃色時撈起控油。

小貼士

1、第3步的目的,是為了讓面團的組織細胞融合的更加充分,可以傍晚時分和好面,第二天早起炸。

2、500克的面粉我覺得量有點多,可以做壹半的量。

做法二

材料:

1、面粉,牛奶或水,

雞蛋,酵母粉,鹽或糖,各適量。(不喜歡西餐精確到克的配制方法,本來各種因素都需相互配合,不能拘泥於數量。)

2、食用油(三分之壹鍋或半鍋)

做法:

1、取牛奶或水半碗,加至溫和,調入壹小勺酵母粉,攪勻,靜置15分鐘。

要點A:液體的用量決定了最終成品的數量,壹般壹家三口半碗(150毫升左右)即可,第壹次可以少做些找找感覺。

要點B:酵母粉的用量對發酵時間有很大影響,用得少則發的時間長壹些,用得多則發的時間短壹些。

要點C:氣溫對發酵時間也有決定性影響,溫暖處發酵快些,寒冷處發酵慢些。

2、在液體內放入面粉、雞蛋和鹽或糖,和勻。

要點A:放鹽或糖取決於家人的口味,放鹽壹定要少(1/3鹽勺或更少,1克左右),放糖可以適當多些(10克或20克),以適口為標準。

要點B:面粉要邊攪邊放,直到稍稍能抱成團即可,基本狀態是比厚糊還厚的、幾乎不能流動的、糊。

3、把和好的面團發酵至三倍大,出現豐富的窟窿(見附圖)。

要點A:如果時間充足可以放在室溫下,如果時間緊迫可以放在溫暖處,所需時間不壹定,關鍵看效果。

4、菜板抹壹層油,把發好的面團倒在上面,不要多揉,直接抹成長條狀,大約四五厘米寬;學街上油條攤的樣子縱切成壹兩厘米寬的小條,壹條壹條擺開。

要點:面團比較稀,要用油來潤滑,不能用幹面粉。

5、取平底炒鍋,倒入1/3-1/2鍋的食用油,燒熱;取切好的小條兩根重疊或單根亦可,兩手捏著兩端抻開(手指塗些食用油),迅速放入鍋內,直到布滿鍋面(我家的鍋大概每鍋6-8根)。

要點:油要燒熱。

要點:浮起、著色即可出鍋,避免顏色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