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這些都是背書的好處
讀書要有點背功
讀書的人都有體會,無論學文科還是理科,都要有壹定的“背功”。數理化的公式要背,甚至常用的平方根數立方根數也要背。我國橋梁專家茅以升,中學讀書時,能將圓周率小數點之後壹百多位數字滾瓜爛熟地背出。學語文更要講究“背功”,不僅詩詞要背,就是散文中的名句名段也要背,有的甚至整篇都要背。由此可見,讀書是要有點背功的。
古人是非常重視背誦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說明背誦有助於理解與鑒賞。秦皇在焚書坑儒中燒掉了很多古籍。到漢文帝時,要尋找壹部《尚書》也十分困難。有人對文帝說,齊地(今山東)有個叫伏勝的老人,九十多歲了,曾做過秦代博士,還記得《尚書》的內容。漢文帝就派人到齊地,讓伏勝口述,壹字壹句都記了下來。《尚書》二十八篇,伏勝硬是背出來的。要是伏勝年輕時不背,我們後代人怎麽能看到這部重要的歷史文獻呢!漢代傑出的女詩人蔡文姬,博學多才,少年時代的“背功”極好。青年時期遭戰禍,被匈奴人擄去,後曹操把她shú( )回。曹操問她:“夫人家中原先藏有許多古書,還能記得內容嗎?”文姬答道:“亡父賜書四千多卷,因流離失散,壹無所存,如今只有四百多篇記得。”曹操很高興,要派人協助蔡文姬記錄整理,文姬說:“不必了,我自己邊背邊整理吧。”她便憑著“背功”,陸續將四百多篇古籍整理出來了。
青少年時期記憶力強,是“背書”的好時光。數學家蘇步青,已是高齡的人,但仍能壹字不差地背出很多古詩文。他說,那都是小學中學讀書時背過的。我們平時說話寫文章,往往要引用壹些古典詩詞、名人名言或現代文中的材料,這些材料如果背過,而且背得很熟,便可以隨口說出,隨手寫出,無須翻查。例如電影《柳暗花明》、《壹江春水向東流》等,都摘引古詩詞句作片名,如果妳讀過這些詩詞而且爛熟於心,就能將原詩詞說出,並且對片名及影片主題也能有較深刻的理解。這些都是背書的好處。